[发明专利]一种浮力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06240.3 | 申请日: | 201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1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昌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昌恒 |
主分类号: | F03B17/02 | 分类号: | F03B17/02 |
代理公司: | 玉林市振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45109 | 代理人: | 邱振泉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用液体发电装置,特别是一种浮力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1,申请号:CN201310445594,发明名称:多叶轮同轴水动力发电装置,其结构是叶轮轴上间隔设有若干个能够产生足够的动力,推动发电机发电的叶轮。还包括:由纵柱和横杆构成的框架;一个以上的多个浮球;支承在叶轮轴两端的横向轴承座;中间与横向轴承座固定连接的横浮杆。该结构的发电装置,设在现有的江河中,通过浮球的浮力始终将叶轮浸没于水中,叶轮、叶轮轴和浮球定位不随水流动,只能纵向上下浮动。多个叶轮在水流的推动下产生转动,经过动力传动装置推动发电机发电。其由浮球、叶轮串接成框架结构,拉动杆架上下移动,带动发电机工作。其结构组成与本案是不相同的。现有技术2,申请号:CN201310200660,申请号:发明名称:浮力动力装置及其动力输出方法,包括空气压缩机、容器,容器内部的叶轮、空气腔、转轴,其结构是叶轮和转轴连接,叶轮上有空气腔,空气压缩机位于容器外侧,并具有通气管进入容器内部。浮力动力装置通过空气压缩机将空气不断喷入到容器的液体中,空气通过自身浮力上升,进入叶轮上的空气腔,并进一步带动叶轮上升从而带动转轴转动,并输出动力。通过利用空气及液体浮力使得叶轮转动,并带动转轴输出动力。其组成结构有空气压缩机,空压机位于容器外侧,并通入容器内部喷入容器中的液体中,主要是靠空气压缩机推动叶轮转动。结构构造与本案是不相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流动的和/或静止的液体发电、做功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环保无污染,发电功率可大可小,安全可靠的一种浮力机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浮力机装置,包括气管、气管接头、气囊、浮子、转轴、连通管、转动轮、空心腔、水箱、水层、气囊盖、浮子底面、半径弧面,其特征在于转动轮(7)中心安装转轴(5),转动轮(7)安装有连通管(6),连通管(6)两端管口连接气管(1),气管(1)连接气管接头(2),气管接头(2)安装在气囊(3)顶面,气管接头(2)连接气囊(3)内腔,气囊(3)底面安装浮子(4),气管(1)成弧形,气管(1)成水轮机叶轮的叶片在对角线上成对安装,对角线之间有连通管(6)连通,连通管(6)固定在转动轮(7),转动轮(7)中间装有转轴(5),转动轮(7)与转轴(5)之间有轴承,气囊(3)、浮子(4)安装在气管(1)端部及空心腔(8),气囊(3)、浮子(4)与对角线上的安装在对方线上的气管(1)端部也是成对角线安装,气囊(3)、浮子(4)上方安装在水箱(9)壁面上,气管(1)、转动轮(7)、转轴(5)同向安装在水箱(9)壁面和内腔的水层(10)里,半径弧面(13)的面积与浮子底面(12)的面积相同,相同排量的浮力相互抵消。
气管(1)做成弧形,气管(1)等距均布在转动轮(7)外圆周。
气管(1)、气管接头(2)用金属管。
气囊(3)、浮子(4)等距均布在转动轮(7)外圆周上。
气囊(3)、浮子(4)在空心腔(8)内,浮子(4)的长度比气囊(3)的长度长。
浮子(4)顶口安装气囊(3),其相互之间不导通。
连通管(6)两端各连通气管(1),气管(1)连通气管接头(2),气管接头(2)连通气囊(3),连通管(6)固在转动轮(7)的周围。
水箱(9)有水层(10),气囊(3)、浮子(4)、气管接头(2)、气管(9)在水层(10)里。
气囊(3)与浮子(4)之间成45度/斜向安装。
相邻连贯安装的第一、二、三个气囊(3)在120~300度相加的压强大于相邻第四、五、六个气囊(3),气囊(3)相加的压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突出效果是:制作容易,安装使用方便,用液体作动力源,用叶轮、浮子、气囊组成浮力结构,发电量大,适于江河、池塘不同场合发电需要,造价低。清洁卫生,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装配简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装配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气囊和浮瓶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气囊和浮瓶装配右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气管(1)、气管接头(2)、气囊(3)、浮子(4)、转轴(5)、连通管(6)、转动轮(7)、空心腔(8)、水箱(9)、水层(10)、气囊盖(11)、浮子底面(12)、半径弧面(1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昌恒,未经黄昌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62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