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的调节润滑油液面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92943.5 | 申请日: | 2016-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5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霍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1M1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润滑 系统 调节 润滑油 液面 方法 | ||
一种液面调节装置及监测液面的方法、发动机润滑系统及调节润滑油液面的方法、车辆传动润滑系统、以及润滑油更换系统。其中,所述液面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储液箱;第二储液箱,所述第二储液箱密封,第一储液箱与第二储液箱通过传输部件连接;以及气压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储液箱连接,用于调节第二储液箱内的气压,使得第一储液箱和第二储液箱内储存的液体通过所述传输部件相互流动,从而调节第一储液箱和第二储液箱内的液面高度。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通过气压调节装置,在发动机启动时,使第一储液箱内的部分润滑油流入所述第二储液箱内,减小了参与发动机润滑循环的润滑油量,提高了润滑油的升温速度,减小了发动机摩擦力及二氧化碳排放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面调节装置及监测液面的方法、发动机润滑系统及调节润滑油液面的方法、车辆传动润滑系统、以及润滑油更换系统。
背景技术
机油也称为润滑油,其能够在发动机的各摩擦副的表面上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油膜,从而减少各零部件之间的摩擦损坏(简称磨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为了保证润滑油能够正常形成油膜,需要保证润滑油的运动粘度适宜、工作温度适宜,即需要将润滑油的温度升高到理想的工作温度范围。
低温的机油具有较高的粘度,使得活塞、轴承等发动机部件的摩擦功耗增加,为了减小启动时发动机受到的摩擦力,需要将润滑油快速升温。一种缩短润滑油升温时间的方法是:减小在发动机在冷起动期间,参与到润滑循环的机油的量,就可以有效提高机油的升温速率,使发动机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低摩擦耗功状态。
然而,现有技术中在提高发动机润滑油的升温速度时,会对发动机的性能产生不良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及采用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调节润滑油液面的方法,以提高发动机润滑油的升温速度,同时改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面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储液箱;第二储液箱,所述第二储液箱密封,所述第一储液箱与所述第二储液箱通过传输部件连接;以及气压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储液箱连接,用于调节第二储液箱内的气压,使得所述第一储液箱和第二储液箱内储存的液体通过所述传输部件相互流动,从而调节所述第一储液箱和第二储液箱内的液面高度。
可选地,所述传输部件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液箱的底面或者所述第一储液箱靠近底面的侧壁部分,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液箱的底面或者所述第二储液箱靠近底面的侧壁部分。
可选地,所述传输部件为传输管,所述传输管沿垂直于所述液体流动方向的横截面的尺寸范围是4毫米至20毫米。
可选地,所述气压调节装置包括真空源、充气装置和控制阀,所述真空源具有确定的真空度,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真空源、充气装置以及第二储液箱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真空源和所述充气装置对所述第二储液箱内的气压进行调节。
可选地,所述控制阀为一个三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所述三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有三个工作口:第一工作口与所述第二储液箱连接,第二工作口与所述真空源连接,第三工作口与充气装置连接。
可选地,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和第二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其中第一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有两个工作口:第一工作口与所述第二储液箱连接,第二工作口与所述真空源连接;第二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有两个工作口:第三工作口与所述第二储液箱连接,第四工作口与充气装置连接。
可选地,所述气压调节装置包括真空源,所述真空源具有可以调节的真空度当所述真空源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真空源能够对所述第二储液箱进行抽气至不同的气压;当所述真空源关闭时,所述真空源将所述第二储液箱与空气连通。
可选地,所述真空源包括进气歧管、涡轮增压器进气口或者真空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29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畜牧养殖集粪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尾气排放后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