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K‑MB校准品稀释液及其在临床CK检测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89544.3 | 申请日: | 2016-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74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肖智;李全;焦守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昕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96 | 分类号: | C12N9/96;G01N33/573;G01N33/531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9 | 代理人: | 吴泳历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生***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k mb 校准 稀释液 及其 临床 检测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检测试剂,特别是CK-MB校准品稀释液及其在临床CK检测中的应用。
技术背景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在收缩组织高能磷酸键的产生和应用上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细胞浆内,线粒体产生的ATP通过磷酸肌酸传递到使用部位,肌酸激酶起到“穿梭运输”的作用。“穿梭假想”在一些组织得到证实,在肾脏远曲小管,尽管它并不收缩,但是需要大量ATP供给钠钾泵维持离子梯度。CK催化的化学反应为:肌酸(Creatine)+ATP在CK催化下生成磷酸肌酸(creatine phosphate,CP)和ADP。线粒体产生的ATP存储在CP中,经过转用到使用部位。
CK的分子量较大(>80kd),不能通过肾脏排泄,一些研究表明CK是由网状内皮系统清除,如肝脏的网状内皮系统。总CK的升高可见于试验室分析的干扰、坏死组织的释放,总CK是骨骼肌、心肌损伤的非常敏感的指标,常见于各种骨骼肌损伤,一些临床药物如镇静药、抗抑郁药物可引起CK增高,蜜蜂叮咬等也可引起升高。杜氏肌营养不良患者早期轻度升高,在成人神经肌肉疾病也会升高。此时,心脏肌钙蛋白可作为不同来源损伤的鉴别指标。临床CK检查通过酶法检测,即检测CK催化磷酸肌酸转化的活性。
CK的同工酶,有四个基因编码CK亚基,M亚单位(19号染色体),B亚单位(14号染色体),另外2个线粒体亚单位。还有第5个B亚单位的假基因(16号染色体)。M和B亚单位结合形成三个同工酶CK-MM、CK-BB、CK-MB,分子量在86-89ku。尽管CK活性需要二聚体存在,各亚单位也存在催化活性。在不同组织,3种同工酶的分布是不一样的,骨骼肌组织(99%MM,1%MB),心脏组织(77%MM,22%MB,1%BB),脑组织(100%BB),肠道、胃、膀胱等(0-6%MM、MB,92-96%BB)。由此可见,在不同的组织损伤产生的同工酶是不一样的。CK-MB同工酶问世后,一度成为AMI(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金指标”。同时,在血清中还存在CK的同工酶变异体,“巨大CK”1型、2型,尽管日常不检测它们,但是它们会影响CK-MB的检测,包括免疫抑制法和电泳法。
最早的检测CK-MB的方法是柱层析和电泳的方法,通过分离得到CK不同同工酶的条带。免疫抑制的方法最早开发于1975年,目前在全球广泛的使用。它是将M亚基的多克隆抗体抑制M亚基后,用传统的总CK方法检测剩余亚基的活性,由于BB亚基相对量少,可以忽略不计,CK-MM被完全抑制,CK-MB测定值为实际活性的一半,测定值乘以2就得到CK-MB的值。免疫抑制法的优点在于成本较低同时可以在生化分析仪上大量检测。缺点在于不特异,如果BB亚型增高会对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巨大CK也会对结果产生较大影响,甚至造成CK-MB超出总CK活性的情况。另外腺苷激酶(Adenylate kinase,AK)也会影响检测,AK在红细胞中含量较大,在溶血的标本,检测时AK会影响CK-MB的值。
由于CK-MB免疫抑制法的非特异性,临床常用它进行筛选,对于升高患者需要用其他方法来验证,在总CK<100U/L时,可以不用检测CK-MB,因为往往它们是正常的。这也适应于急性心肌梗早期,酶水平还没有升高的时候。同时通过CK指数(CK同工酶活性/总CK)可以间接判断CK来源,如CK-MB超出上限,而CK-MB/总CK<4%,往往是由于骨骼肌释放出来的可能性比较大;如CK-MB/总CK>25%,要考虑到CK-BB和巨大CK(1型和2型)的存在,因为AMI患者很少超出这个范围,如果在4%-25%,应该连续监测样本活性,诊断AMI的准确性>90%。
自从1960年以来,CK-MB成为AMI的金标准,不同的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包括层析法、电泳法、免疫抑制法。然而,为了提高反应的特异性,缩短检测时间,开发出质量法(CK-MBmass),单位ug/L,最高灵敏度为1ng/ml,比CK-MB特异,最小检测时间为7分钟。它使用双位点免疫分析技术,用抗M亚单位抗体、抗B亚单位抗体、抗MB特异性抗体检测抗原。它检测是抗原的量而不是活性,所以和CK总活性及CK-MB活性不同,不会受酶活力衰减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昕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同昕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95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