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老化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4200.5 | 申请日: | 2016-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9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马怡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扬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董力平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州市钱江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化 测试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老化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测试箱和进料装置,测试箱设有液晶显示器和摄像头,测试箱两侧下端设有加热装置和风机,测试箱内设有多组电源卡槽,每组电源卡槽两侧的测试箱内壁上设有进风口,测试箱顶端设有出风口;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车和测试板,进料车上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多个固定位;固定架后端设有电源接头,固定位设有电源接口,固定架后端的电源接口与固定位上的电源接头相连;所述测试板安装在固定位上,测试板与电源接口连接,测试板设有多个插槽。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测试过程快速,测试数量大运输速度快,采用了智能加热降温,节省时间;可以实现在测试元件的同时进行实时观察。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用于LED数码管检测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热老化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LED 数码管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检测,剔除残次品。现在主要的检测方法是通过人工目视检测。使待检的 LED 数码管分别显示数字和英文字母,以判断 LED数码管是否能正常显示,这种方法对人工要求大,常出现差错。在进行显示检测之后,还需要对LED 数码管进行热老化检测。现有技术中都是将LED 数码管直接放入老化箱里进行热老化模拟,完成热老化模拟后再将其取出,对LED数码管再进行通电检查。而且这两种方法往往需要大量人力,且同时检测的数量较少,无法保证效率。
中国专利 CN103558563A公开的《一种用于PCB板出货电源老化测试的老化车》中,将用来对此类元件进行热老化测试的装置设计成可移动的车,采用风机循环热风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测试装置的移动性,但是不能在本质上提高检测效率,无法对大批量的元件进行加热,无法做到实时监察。且相对于PCB板的测试过程,LED数码管在对其进行测试前后的安装取下元件流程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克服上述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且高效率的热老化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老化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箱,测试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测试箱外侧设有操作面板,测试箱外侧还设有液晶显示器,测试箱内设有摄像头,摄像头与液晶显示器连接;测试箱两侧壁内设有风道,测试箱两侧下端设有加热装置和风机,所述加热装置与风道连接,风机安装在加热装置一侧;测试箱内设有多组垂直排列的电源卡槽,每组电源卡槽两侧的测试箱内壁上设有进风口,测试箱顶上设有出风口,测试箱内侧顶端设有循环风口,进风口、出风口和循环风口分别与风道连接;热老化测试装置还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至少一辆进料车和多个测试板,其中进料车上至少水平安装有一层固定架,所述每层固定架上设有多个固定位,前后两个固定位固定位之间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两侧设有定位装置;每层固定架后端设有一组电源接头,所述每个固定位设有电源接口,每层固定架后端的电源接头与每层固定架上所设多个固定位上的电源接口一一相连;所述测试板安装在固定位上,测试板与电源接口连接,测试板上设有多个插槽。电源卡槽连接外部电源,当进料车进入测试箱时,进料车后端的电源接头与电源卡槽连接。进料车上的测试板通电后,测试板上所连接的LED数码管开始工作。一辆进料车能够同时安装多个测试板,一次对多个LED数码管进行测试。
进一步的,摄像头为耐高温摄像头。因为测试环境苛刻,使用耐高温摄像头能够延长使用寿命,保证对元件检测的效率。
进一步的,测试箱底板上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内侧设有定位装置。将进料车推入测试箱内,可以通过定位槽固定进料车,避免了力量过大导致电源接头与电源卡槽碰撞损坏或是位置错误导致的接触不良,同时防止进料车在测试过程中应外力发生移动碰撞。
进一步的,定位装置包括卡位键及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安装在卡位键后端。
进一步的,进风口外侧设有第一风门,出风口外侧设有第二风门。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在不同模式下自动开关,使测试箱有着更快的加热速度以及更好的保温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扬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扬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4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