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种相关属性的业务重要性确定与资源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3695.X | 申请日: | 201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8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苏俭;屈潇;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72/06;H04W72/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种 相关 属性 业务 重要性 确定 资源 分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资源分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多业务网络的资源分配。
背景技术
在业务复杂多变、带宽资源有限的无线网络中,需要根据业务的特性,快速地建立起一套对业务重要性进行评估的方法,以便有效分配有限的带宽等资源。传统对业务进行评估的方法中,并没有提出业务重要性的概念,而多是使用业务优先级来代替。评估的依据一般根据业务类型或用户类型等单方面的因素。如业务类型大致可分为会话类、流类、交互类和背景类,用户类型可分为高级与低级等。
其中典型的业务优先级评定方法有:区分服务模型评估方法、MLPP模型评估方法和静态表的方法。这些业务优先级评估方法中,区分服务模型具有有效、易于实现和扩展性强等特点,但是灵活性和对带宽的利用率差,且其关注的是网络层的调度保障,而对业务的具体属性与参数没有更多的分析。MLPP模型在上层对业务实现了更严格的分类,但是其分类的依据仅仅是业务的用户优先级,而忽略了业务的其它属性。静态表方法的优点是实现上简单,消耗系统资源少,效率高,但是缺点是不能随着系统和业务的特性变化而变化,可扩展性差。在现有的业务优先级评估方法中,没有明确业务重要性的概念,业务重要性在概念上是不应该等同于业务优先级的,业务重要性的概念应该比优先级包含更多的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多种相关属性的业务重要性确定与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在融合任务类型、用户类型和业务类型及与之相关的属性等方面的基础上,快速确定业务重要性程度值,并分配与业务重要性规范值相匹配的资源。
为了方便对本发明进行描述,现在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属性进行介绍。
任务类型涉及的属性包括:带宽需求、可靠性、响应时间和任务级别;
用户类型涉及的属性包括:用户服务等级和用户安全策略;
业务类型划分为会话类、流类、交互类和背景类,其中,会话类和流类属于实时业务,实时业务在进行业务重要性计算时主要涉及传输时延、时延抖动和丢包率等属性;交互类和背景类为非实时业务,进行业务重要性计算时主要考虑业务优先级属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服务器节点对业务重要性计算所涉及的三个因素分别进行配置,确定所述三个因素各自涉及的属性,并分别对业务重要性中所需的任务属性值、用户属性值和业务属性值进行计算,服务器节点根据任务类型、用户类型和业务类型3个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建立模糊一致判断矩阵,并计算权重值,生成三维业务重要性表,用户终端节点确定任务类型、用户类型和业务类型的取值,并向服务器节点发送携带所述三个因素取值的查询请求信息,服务器节点接收查询请求,并根据三个因素的取值在业务重要性表中查找对应的业务重要性规范值,并分配与业务重要性规范值相匹配的资源,同时将查询结果和分配信息返回用户节点。
一种基于多种相关属性的业务重要性确定与资源分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服务器节点对业务重要性计算所涉及的三个因素分别进行配置,其中,所述三个因素为:任务类型、用户类型和业务类型,用标识符i对任务类型进行标记,用标识符j对用户类型进行标记,用标识符k对业务类型进行标记;
S2、服务器节点基于当前业务信息,确定S1所述三个因素各自涉及的属性,并分别对业务重要性中所需的任务属性值、用户属性值和业务属性值进行计算,具体为:
S21、根据任务类型,确定任务类型涉及的属性,计算任务属性值,构建任务属性参数决策矩阵A=(ail)N×L,对任务属性值进行去量纲化,即将参数值归一化到[0,1]的范围内,得到规范化的决策矩阵R=(ril)N×L,服务器节点根据需求对任务的各属性给予不同权重,使用加权求和计算得到任务属性值,所述任务类型表明业务所执行任务的类型,用集合Si表示,Si={1,2,…,N},其中,所述任务类型涉及的属性包括:带宽需求、可靠性、响应时间和任务级别,所述决策矩阵A表示N个不同任务类型在L个决策属性下的取值,l=1,2.3,...,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36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