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渗促凝型湿式控尘用润湿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273683.7 申请日: 2016-04-28
公开(公告)号: CN105778867B 公开(公告)日: 2018-08-14
发明(设计)人: 聂文;刘阳昊;魏文乐;彭慧天;刘强;马骁;蔡鹏;华赟;晋虎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09K3/22 分类号: C09K3/22;E21F5/06
代理公司: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代理人: 王连君
地址: 266590 山东省青***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增渗促凝型湿式控尘用 润湿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渗促凝型湿式控尘用润湿剂,其包括0.5%‑2%的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0.15%‑0.8%的丁基萘磺酸钠、0.2%‑1%的全氟辛基磺酰胺丙基三甲基胺碘化物、0.2‑1%的蔗糖脂肪酸酯、1%‑3%的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钠、0.5%‑1.5%的异辛醇磷酸酯、0.06%‑0.35%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0.5%‑1.3%的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0.2%‑1.2%的聚丙烯酰胺、0.1%‑0.8%的甲壳素衍生物‑羧甲基壳聚糖、0.1%‑0.2%的聚天冬氨酸、辅料为0.3%‑0.6%的氯化钙,余量为水。增强水对煤体的润湿能力,可以使水分子迅速包裹煤尘颗粒,促进煤尘颗粒的凝聚进而降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采煤工作面湿式控尘润湿剂,尤其涉及一种增渗促凝型湿式控尘用润湿剂。

背景技术

在煤矿高效的机械化生产进程中,井下工作面的产尘量不断增大。据测定,采煤机割煤时,工作面粉尘浓度可达1000~3000mg/m3,有些煤矿个别瞬时原始总粉尘浓度甚至高达4000~6000mg/m3,采煤机割煤成为主要产尘源。高浓度、高分散度的粉尘弥散整个工作面和巷道,使工作面内的粉尘浓度严重超限。这些粉尘不但具有爆炸的潜在危险,还具有减少设备使用寿命和精度、降低生产现场可见度以及威胁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危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源头处的粉尘浓度,优化巷道工作环境。

目前,在国内外多种控尘措施中,湿式除尘是我国煤矿井下的主要降尘技术措施。通过在煤层注水以及湿式喷雾的过程中添加润湿剂,增大水在煤体中的渗透能力,使水分子快速的包裹煤尘颗粒,并且通过促进煤尘颗粒的牢固凝聚,生成大颗粒的办法来降低工作面扬尘,从而有效降低巷道内的粉尘浓度。因此,润湿剂成为影响降尘效果的最关键因素。然而,在使用现有技术水平下的润湿剂降尘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水在煤体中的渗透能力弱,渗透速度慢、保水性较差、蒸发速度快以及泡沫平均直径大等缺点,直接影响着润湿剂的除尘效率,工作面的降尘效果不够明显。

由此可见,该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增渗促凝型湿式控尘用润湿剂,以提高水在煤体中的渗透润湿效率,改善煤矿井下工作面的粉尘浓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方案包括:

一种增渗促凝型湿式控尘用润湿剂,特征在于,其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所述的增渗促凝型湿式控尘用润湿剂,其中,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所述的增渗促凝型湿式控尘用润湿剂,其中,其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所述的增渗促凝型湿式控尘用润湿剂,其中,其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所述的增渗促凝型湿式控尘用润湿剂,其中,其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所述的增渗促凝型湿式控尘用润湿剂,其中,其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36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