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作零损耗光纤连接器的研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0137.8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2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孙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富生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10 | 分类号: | B24B37/10;B24B37/04;B24B37/30;B24B37/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8 | 代理人: | 黎健任,经国富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作 损耗 光纤 连接器 研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连接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制作零损耗光纤连接器的研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数据传输量越来越大,对光纤互连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光纤互连性能直接影响网络传输品质。一个常见现象:运营商承诺用户端带宽10Mbps,然而实际网速却仅有5到6Mbps,这代表中间传输环节有大量的传输损耗。
在光纤铺设环节上,光纤互连的光功率损耗(power loss)会造成接收端的误码(bit error),从而增加了传输的延迟(latency),拖累实际网速。从电信机房主干网到用户端,需要多级光纤连接器连接。以目前光纤连接器生产工艺,大部分接入损耗约在0.25到0.5dB,即单次连接的光功率损耗即为5.6%到10.9%。经过多次分支连接,传输光功率损耗越来越大,造成误码、误帧(frame error)现象愈趋严重,進而拉低传输速率,此为我国网路带宽和实际网速存在落差的最根本原因。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光纤连接器的光学性能定义三个级别:B级随机互配(random mating)接入损耗平均值≤0.12dB,最大值≤0.25dB;C级平均值≤0.25dB,最大值≤0.5dB;D级平均值≤0.5dB,最大值≤1dB。随着超高速网路逐渐兴起,IEC正着手制定A级标准。国内大部分厂商生产的光纤连接器处于C到D级水平。国外仅有数家技术领先公司如:瑞士Reichle&De-Massari、瑞士Diamond、日本住友等生产的光纤连接器可优于B级水平,插入损耗平均值约在0.07到0.1dB,然而价格十分高昂,产量亦少。
传统的光纤连接器制造工艺存在光纤损伤风险、良率难控制以及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且大部分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为0.25到0.5dB,很难有突破。特别在以下几方面,传统工艺存在严重问题:
1.传统工艺在一些关键工序上仍以不合理的工具操作,人为因素决定了产品质量。例如:传统工艺以米勒钳剥除光纤外被,若光纤外被材料较硬,或光缆包覆力较紧,或处于温度较低的环境,采用米勒钳便不易剥除表面外被,而强力剥除会造成光纤损伤。当光通过表面损伤光纤时,光会穿透损伤表面,产生功率损耗。在其它工具使用上,传统工艺也存在损伤光纤的问题。
2.光纤研磨(polishing)是光纤连接器生产的重要工序。传统研磨工艺是以“8”形状的路径研磨,每个连接器的研磨路径是相互重叠的,研磨产生的粉末会相互影响。因此传统工艺制造的光纤连接器的3D性能(end-face geometry)较差,在角度(APC angle)、偏心量(apex offset)和曲率半径(radius of curvature)上,无法达到较好的一致性。另外在光学端面的光洁度上,均有轻微的划痕、刮伤及其它缺陷。这些都是影响光纤连接器光学性能的重要因素,然而采用传统研磨工艺无法彻底改善,造成光学性能的瓶颈,难以突破。
3.光纤连接器之于宽带网路,就像螺丝之于工业,看似平凡的零件,要批量做到顶尖品质,却非常困难。传统上,生产光纤连接器很难有效控制质量,主因在于:光纤本身材质是玻璃,需精巧处理,而自动化生产光纤连接器经数十年发展仍存在诸多限制,因此目前仍须仰赖人工,避免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作零损耗光纤连接器的研磨方法,具有光学性能优异、信号传输损耗低、综合性能良好和生产成本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零损耗光纤连接器的研磨方法,所述光纤连接器通过研磨夹具进行独立加压方式进行分工序研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富生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新富生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01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头集成激光定位打磨机
- 下一篇:多功能五轴数控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