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水中作业冷补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65467.8 | 申请日: | 201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3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盛飞;余志雄;林智勇;彭馨彦;林勇文;洪晶;张理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维修处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4/36;C04B111/74;C04B111/7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 |
地址: | 510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中 作业 沥青 混合 料及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水中作业冷补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 分:
水泥1~2份
粗集料65~75份
细集料25~35份
以及水凝性液体沥青,
所述水凝性液体沥青的质量为所述水泥、所述粗集料以及所述细集料总质 量的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水中作业冷补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下重量份重量份的各组分:
水泥1份
粗集料68份
细集料31份以及
水凝性液体沥青,
所述水凝性液体沥青的质量为所述水泥、所述粗集料以及所述细集料总质 量的4.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水中作业冷补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凝性液体沥青由液体沥青与水凝性材料组成,其中,所述水凝性材料的 质量为所述液体沥青质量的10%~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水中作业冷补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 水凝性材料为水性环氧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水中作业冷补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粗集料的材质为玄武岩或辉绿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水中作业冷补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集料的材质为玄武岩或辉绿岩或石灰岩。
7.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水中作业冷补沥青混合料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各组分重量份取水泥、粗集料、细集料以及水凝性液体沥青;
将所述水凝性液体沥青保温,备用;
将所述粗集料与所述细集料混合均匀后加入所述水凝性液体沥青并混合均 匀,再加入所述水泥混合均匀,即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水中作业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水凝性液体沥青保温的温度为55-65℃。
9.根据权利要求7-8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水中作业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粗集料与所述细集料加热,所述粗集料与所述 细集料加热的温度为95-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维修处,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维修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54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漂浮式水上平台
- 下一篇:一种塑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