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免疫磁球的淋巴结转移癌诊断方法及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61306.1 | 申请日: | 201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9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秦银辉;庞代文;张志凌;吴玲玲;夏和顺;漆楚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9 | 分类号: | C12N5/09;C12Q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常海涛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免疫 淋巴结 转移 诊断 方法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及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免疫磁球的淋巴结转移癌诊断方法 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磁性、生物靶向功能纳米微球已经实现了对核酸、病毒、细菌、蛋白分子和肿瘤细胞的 检测,并得到广泛报道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Xie等人(Fluorescent-magneticdual-encoded nanospheres:apromisingtoolforfast-simultaneous-addressablehigh-throughputanalysis, Nanotechnology,2012,23(3),第035602页)首次用层层组装法实现了微纳球的磁性、荧 光和生物靶向三重编码。Wen等人(Quick-ResponseMagneticNanospheresforRapid,Efficient CaptureandSensitiveDetectionofCirculatingTumorCells,Acs.Nano.,2014,8(1),第941-949 页)用简便的、高效可控的层层组装策略构建了一种磁性纳米微球,这种纳米尺寸的微球磁 响应迅速,1min内可以被商品化的磁力架全部吸引,此外,磁性纳米微球还具备良好的单分 散性,在血液中不会发生团聚和沉淀,以单分散态100%被回收。偶联了EpCAM抗体的磁球 通过抗原抗体的作用成功的捕获了全血中极少的肿瘤细胞,孵育5min捕获率达到94%,磁分 选后的肿瘤细胞仍保持较高的活性,可养活率为90.5%,可以用来再培养、RT-PCR、ICC鉴 定等分析。将这种磁性纳米微球应用于癌症患者全血中CTCs的检测,成功的检测到了低至1 个循环肿瘤细胞,显示了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重现性。作为一种肿瘤细胞富集和检测工具, 磁性纳米微球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恶性肿瘤由于其侵袭和转移的特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而癌症早期恶性肿瘤细 胞主要通过淋巴道转移,所以细针淋巴结穿刺(FNA)检查成为临床上区分反应性增生、恶 性淋巴瘤或转移性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FNA是一种微小的活检,因此也有人称它为ABC (aspirationbiopsycyology),即针吸活检细胞学,不仅能观察单个细胞的形态,更能观察细 胞团内细胞的排列和生长方式,它提供了远比脱落细胞学为多的信息。据此不仅能判断肿瘤 性疾病,也能诊断非肿瘤性疾病;不仅能断定肿瘤的良、恶性,还能判断其组织学类型,为 做出类似病例组织学的诊断提供了可能性。这也是目前FNA诊断的基本趋势。Zhang等人(颈 部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Applicationoffine-needleaspitationcytologyin cervicallymphnodes),肿瘤防治杂志(ChinJCancerPrevTreat),2005,12(23),第1775-1778 页)对931例颈部肿大淋巴结的细针穿刺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FNA检查的敏感度仅为 82.5%,其中对转移癌的诊断敏感度为92.6%,总准确率为95.7%。从这一结果看来针吸细胞 学检查虽然是一种可靠、准确率较高的淋巴结病理诊断方法,但是仍然存在读片依赖医生主 观判断、穿刺标本有限以及对不典型细胞难以区分诊断等因素造成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过高 等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免疫磁球的淋巴结转移癌细胞的收集方法。基于该收集 方法,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准确诊断淋巴结转移癌的方法,以提高穿刺细 胞学诊断淋巴结转移癌的准确率。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可以实现上述方法的试剂盒。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免疫磁球的淋巴结转移癌细胞的收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免疫磁球(IMNs) 加入到转移癌病人的淋巴结穿刺物中,20~37℃轻摇孵育5~10min,磁分选并用1×PBS洗涤 获得癌细胞。所述的免疫磁球为修饰了抗上皮粘附分子(EpCAM)抗体的磁性纳米球;所述 的磁性纳米球为表面组装了5层磁性纳米粒子的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纳米球,其粒径为429 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13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