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拨键开关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8015.7 | 申请日: | 2016-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6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钟献忠;曹先雷;林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维思车用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1046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测试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拨键开关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所述拨键开关测试装置包括产品固定机构、测试机构、控制系统以及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滑轨驱动机构,所述测试机构安装在所述滑轨驱动机构上,所述测试机构与产品固定机构相对设置;所述测试机构包括弯折固定板、弯折滑动板、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双向拉压力传感器。所述拨键开关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取代了传统人工检测方式,能够准确检测拨键开关的开关滑动力及开关行程、检测可靠、节省人力、检测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拨键开关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拨键开关在各种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般的,在拨键开关生产为成品后,需要对拨键开关的开关滑动力及开关行程进行测试,剔除开关滑动力及开关行程不符合标准的产品,防止不良产品流入市场,提高用户体验度。传统的,通过人工拨动拨键开关来感知判断开关滑动力及开关行程是否符合标准。但是,采用这种人工手感检测的方式,一方面,需花费大量的成本及培养周期来培养专业的检测人员,人力资源损耗大,且费时费力;另一方面,人工的感知很难量化,感知拨键开关过程难以把控,容易将开关滑动力及开关行程不良的产品流入市场,客户体验不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检测拨键开关的开关滑动力及开关行程、检测可靠、检测成本低的拨键开关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拨键开关测试装置,包括产品固定机构、测试机构、控制系统以及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滑轨驱动机构,所述测试机构安装在所述滑轨驱动机构上,所述测试机构与产品固定机构相对设置;
所述测试机构包括弯折固定板、弯折滑动板、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双向拉压力传感器,所述弯折固定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弯折滑动板包括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四侧板上设有用于夹持拨键开关的拨动块的夹具,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滑轨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滑动连接,所述双向拉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双向拉压力传感器一端的第一应变片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侧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双向拉压力传感器另一端的第二应变片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一对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四侧板包括第一板本体与第二板本体,所述第一板本体与所述第三侧板连接,所述第二板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板本体远离双向拉压力传感器的一侧,所述夹具设置在第二板本体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一板本体与所述第二板本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外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板本体与第一应变片之间;
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一对水平设置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穿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设有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定位板,所述第二连接件外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侧板与定位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具包括夹持本体,所述夹持本体与拨键开关相对的侧面上设有与拨键开关的拨动块相匹配的拨动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轨驱动机构包括X轴水平滑台以及与所述X轴水平滑台滑动连接的Y轴垂直滑台,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Y轴垂直滑台滑动连接,所述X轴水平滑台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Y轴垂直滑台沿X轴水平滑台水平滑动的X轴伺服电机,所述Y轴垂直滑台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侧板沿Y轴垂直滑台垂直滑动的Y轴伺服电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拨键开关测试装置还包括人机界面,所述人机界面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维思车用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维思车用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80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