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目光识别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57393.3 | 申请日: | 2016-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5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溯;邓海南;李岱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溯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510336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光 识别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目光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目光识别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商业领域的橱窗、广告牌的关注识别统计等,以及监控安防领域的识别对特定目标的关注时间等主要是利用人体面部、人体姿态来识别用户的头部指向,并且粗略近似为目光指向。这种目光识别方法并不能真正确认目光指向,因为人的眼球是可动的,头部指向与目光指向并不具有一致性,另外也不能确认用户是否睁眼,因此难以识别被识别用户是否对目标有目光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目光识别装置,该装置能够准确识别用户的目光关注区域及具体指向,并能够统计目光关注的时间和移动方向。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目光识别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目光识别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面部图像;红外光源,所述红外光源设置在目标区域内;红外采集模块,所述红外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目标区域内且临近所述红外光源,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眼睛的红外反射光;以及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和所述红外采集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面部图像和所述红外反射光确定用户的眼部位置,并根据所述红外反射光的强度判断用户是否关注所述目标区域。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目光识别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红外反射光的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判定所述用户关注所述目标区域,以及在所述红外反射光的强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判定所述用户未关注所述目标区域。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红外光源为多个,多个所述红外光源分布在一个平面内。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用户的眼部位置之后,获取用户的眼部图像,并对所述眼部图像进行局部放大,对用户眼球表面的红外反光模式进行识别,以 判断用户目光在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具体指向。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连续识别所述用户眼球表面的红外反光模式,以识别出用户目光的移动方向。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记录所述用户关注所述目标区域的时长。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可见光摄像头。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红外采集装置为红外摄像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目光识别装置,根据用户的面部图像和红外反射光确定用户的眼部位置,并在红外反射光的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判定用户关注目标区域,以及在红外反射光的强度小于预设阈值时,判定用户未关注目标区域。因此,该装置能够准确识别用户的目光关注区域及具体指向,并能够统计目光关注的时间和移动方向。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目光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用户的面部图像;在目标区域内提供红外光源,并在所述目标区域内接收来自用户眼睛的红外反射光;以及根据所述用户的面部图像和所述红外反射光确定用户的眼部位置,并根据所述红外反射光的强度判断用户是否关注所述目标区域。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目光识别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红外反射光的强度判断用户是否关注所述目标区域,具体包括:如果所述红外反射光的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用户关注所述目标区域;如果所述红外反射光的强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用户未关注所述目标区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目光识别方法,根据用户的面部图像和红外反射光确定用户的眼部位置,并在红外反射光的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判定用户关注目标区域,以及在红外反射光的强度小于预设阈值时,判定用户未关注目标区域。因此,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用户的目光关注区域及具体指向,并能够统计目光关注的时间和移动方向。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目光识别装置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目光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溯,未经王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73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