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视频监控方法、服务器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6691.0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5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浦世亮;邝宏武;朱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马敬;项京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视频 监控 方法 服务器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视频监控方法,接收远景摄像机发送的第一图像数据,接收近景摄像机发送的第二图像数据,在第一图像数据中获取目标车辆的位置信息,根据拍摄时间和获取的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图像中找到目标车辆,并在第二图像中获得目标车辆的特征信息;将第一图像数据、第二图像数据及目标车辆的特征信息进行关联,生成目标车辆的违法信息。本发明中,服务器接收近景摄像机发送的与远景摄像机在同一抓拍线上拍摄的第二图像数据,根据拍摄时间和目标车辆的位置信息在第二图像数据中找到目标车辆,由此,既可以获得目标车辆发生违法行为的过程又可以获得目标车辆特写图确定目标车辆的车牌信息,实现对车辆高速长距离违法行为的取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视频监控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使用远景摄像机和近景摄像机对道路中行驶的车辆进行违法取证。在使用近景摄像机对车辆进行违法取证时,可以获得车辆发生违法行为的过程及车辆的特写图,从而确定车辆的车牌信息完成车辆的违法取证,但对于车辆违法变道、蛇形行驶和飚车追逐等运动速度快且移动距离大的违法行为,使用近景摄相机无法覆盖车辆发生违法行为的完整过程,因此,无法实现对车辆高速长距离违法行为的取证。
在使用远景摄像机对车辆进行违法取证时,可以监控到车辆发生违法行为的完整过程,但无法获得发生违法行为的车辆的特写图,导致无法确定车辆的车牌信息,因此,也无法实现对车辆高速长距离违法行为的取证。
在通过近景摄像机和远景摄像机相结合的方式对车辆进行违法取证时,使用远景摄相机监控车辆违法行为,当检测到有违法行为发生时,发出调整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及镜头焦距的指令到近景摄像机,近景摄像机拉近并跟踪发生违法行为的车辆,获得车辆的特写图,从而确定车辆的车牌信息完成车辆的违法取证,但对于车辆违法变道、蛇形行驶和飚车追逐等运动速度快且移动距离大的违法行为,近景摄像机拉近跟踪发生违法行为的车辆一般需要大约1~3s的时间,当车辆的速度较快时(大于60km/h),在近景摄像机拉近过程中发生违法行为的车辆已经远离近景摄像机的视场,此时,无法获得发生违法行为的车辆的特写图,因此,也无法实现对车辆高速长距离违法行为的取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视频监控方法、服务器及系统,以实现对车辆违法行为的取证。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辆视频监控方法,应用于车辆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服务器,该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的远景摄像机和近景摄像机;所述远景摄像机和近景摄像机设置于车辆的移动路径上;其中,所述远景摄像机的监控视场范围完全覆盖所述近景摄像机的监控视场范围,在所述远景摄像机和所述近景摄像机的重叠视场的同一位置上设置有抓拍线,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远景摄像机发送的第一图像数据,其中,所述远景摄像机采集监控视场中所有车辆的移动轨迹,根据获取的移动轨迹确定发生违法行为的目标车辆及所述目标车辆的违法行为类型;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包含在所述目标车辆发生违法行为时所拍摄的多个第一图像、所述目标车辆的违法行为类型、所述目标车辆到达抓拍线时拍摄的第一目标图像及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的拍摄时间;
接收所述近景摄像机发送的第二图像数据,其中,所述近景摄像机在监测到有车辆到达抓拍线时拍摄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数据包含多个第二图像及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时间;
在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获取目标车辆的位置信息,根据拍摄时间和获取的目标车辆的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图像中找到所述目标车辆,并在所述第二图像中获得所述目标车辆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至少包含车牌信息;
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所述第二图像数据及所述目标车辆的特征信息进行关联,生成目标车辆的违法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拍摄时间和获取的目标车辆的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图像中找到所述目标车辆,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66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