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电池液冷系统以及温度均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1314.8 | 申请日: | 2016-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0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达;刘博渊;王剑鹏;田瑞生;孙凤明;柴源;马腾飞;宋雷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7 | 分类号: | 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3;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系统 以及 温度 均衡 方法 | ||
1.一种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控制器,循环转换装置,温度传输装置,温度控制装置,传输管,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电池管理系统BMS;
所述循环转换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以及所述温度传输装置通过传输管依次串联形成冷却液循环回路;
所述温度传输装置用于通过冷却液改变动力电池系统的温度;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用于改变循环回路中的冷却液的温度;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温度传输装置的进口处的动力电池的温度;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温度传输装置的出口处的动力电池的温度;
所述BMS给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充电或放电时,所述BMS实时监测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第一温度以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第二温度,当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一值时,所述BMS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温度均衡指令;
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温度均衡指令后,控制所述循环转换装置将冷却液由第一循环方向转换为第二循环方向,所述第一循环方向为冷却液从所述温度传输装置的进口处循环至所述温度传输装置的出口处,所述第二循环方向为冷却液从所述温度传输装置的出口处循环至所述温度传输装置的进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转换装置包括:
第一水泵,第二水泵以及三通阀;
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通过传输管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水泵的入水口通过传输管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二端相连,所述三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温度传输装置的进口处相连,所述第一水泵的入水口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相连,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相连;
则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温度均衡指令后,关闭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开启所述三通阀的第二端,控制所述第一水泵停止工作,控制所述第二水泵开始工作,将冷却液由第一循环方向转换为第二循环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二值时,所述BMS还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停止温度均衡指令;
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停止温度均衡指令后,控制所述第二水泵停止工作,再开启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关闭所述三通阀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转换装置包括:
第三水泵以及换向阀,所述第三水泵与所述换向阀相连;
则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温度均衡指令后,向所述换向阀发送第一换向指令,所述第一换向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换向阀将冷却液由第一循环方向转换为第二循环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二值时,所述BMS还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停止温度均衡指令;
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停止温度均衡指令后,控制所述第三水泵停止工作,再向所述换向阀发送第二换向指令,所述第二换向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换向阀将冷却液由第二循环方向转换为第一循环方向。
6.一种温度均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实时监测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第一温度以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第二温度,所述第一温度为所述温度传输装置的进口处的动力电池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为所述温度传输装置的出口处的动力电池的温度;
当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一值时,所述BMS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温度均衡指令;
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温度均衡指令后,控制所述循环转换装置将冷却液由第一循环方向转换为第二循环方向,所述第一循环方向为冷却液从所述温度传输装置的进口处循环至所述温度传输装置的出口处,所述第二循环方向为冷却液从所述温度传输装置的出口处循环至所述温度传输装置的进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13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