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硒/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装置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48536.4 | 申请日: | 2016-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9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宇莹;黄丽艳;范美强;李承珉;曾令伟;鞠强健;陈达;陈海潮;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583;B01J27/0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电极 材料 制备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硒/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装置及控制方法。通过设计亚硫酸钠与硒反应、硒代硫酸钠与乙醇反应及产物分离的制备装置,并通过控制亚硫酸钠与硒的摩尔比为1.05~3、亚硫酸钠溶液溶度12~25wt%、硒与碳材料的质量比5~25、乙醇与亚硫酸钠的摩尔比1.05~1.35、喷射压力2~15MPa,实现硒/碳复合电极材料颗粒尺寸小、硒/碳分布均匀;所制备的硒/碳复合电极材料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专利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电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硒/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环境污染的日益恶化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储能电池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正极是储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材料电化学比容量高、导电性好,价格低廉等。与其它正极材料,尤其是同族硫正极相比,硒具有导电性高、活性物质利用率高、容量衰减小等优点,是非常有重要科研价值和应用潜力的正极材料。专利(一种锂硒电池Se-C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201410848164.X)采用机械球磨与微波法结合,先机械混合硒、碳材料,然后在微波炉中加热熔融,使硒颗粒均匀分散在碳表面。专利(基于三维石墨烯自支撑结构的介孔碳负载硫/硒柔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1410076977.1)采用热熔融法,以大比表面的三维石墨烯-介孔碳复合材料为载体,熔融硒单质。通过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的载体材料与硒单质熔融复合,提高了硒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电化学性能。但硒单质的熔点高(217℃),采用熔融法制备硒复合材料能耗大。专利(锂硒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硒电池,201410638938.6)以硒化氢气体和饱和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为原料,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单质硒原位生长、分散在石墨烯表面,再将石墨烯连接,组装成多孔宏观材料;该设计提高了锂硒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但硒化氢气体毒性强,混合空气易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显然,以比表面积大、孔尺寸小、导电性好的碳材料负载硒颗粒,有效提高了单质硒的导电率和电化学性能.但采用热熔法制备硒/碳复合材料能耗大,而采用化学方法存在原料硒化氢毒性强、不安全等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硒/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装置及控制方法,克服现有制备技术的缺陷,提高硒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硒/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装置,包括搅拌系统、喷射系统、分离系统和废弃物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搅拌系统包括2个固体加料管、搅拌器、固液混合槽和集热式加热器;固体加料管设有封盖、进料口,固体加料管四周设置10~50个直径介于0.01~0.1毫米的微孔;搅拌器设有动力装置、搅拌杆、叶片,搅拌杆外围设有保护套;搅拌器动力装置设在2个固体加料管之间,搅拌杆穿过固体加料管,再连接叶片;固液混合槽侧壁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固液混合槽底部设有集热式加热器;出液管向下倾斜2~10°,出液管设有流量计,与喷射系统和分离系统相连;喷射系统包括乙醇储罐、乙醇出液管、流量计、高压罐、喷射阀和高压喷射管,乙醇出液管设有流量计,连接高压喷射管、出液管和分离系统;高压喷射管设有喷射阀,连接高压罐;分离系统包括分离漏斗、冷凝盖、出气管、保温套和过滤膜;出气管设在分离漏斗正上方,保温套设在分离漏斗四周,过滤膜设在分离漏斗底部,冷凝盖设在分离漏斗上部,并用法兰固定;冷凝盖连接进水管,并设有冷凝水喷头;废弃物收集系统包括废液收集槽和废气收集罐;废气管连接废气收集罐。废气收集罐外包冷凝水管;分离漏斗底部连接废液管,阀门和废液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85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