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正交多址接入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4985.1 | 申请日: | 2016-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0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徐薇;彭木根;王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5/00;H04W16/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陶敏;刘芳 |
地址: |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交 接入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通过基站端采用近用户的C‑RNTI对近用户的DCI的CRC进行加扰处理得到第一CRC,采用与近用户配对的远用户的C‑RNTI对第一CRC进行加扰处理得到第二CRC。基站端向近用户发送附加第二CRC的DCI。近用户端需要采用近用户的C‑RNTI和由上层RRC信令配置的待选远用户集合中的C‑RNTI进行两次解扰才能解扰成功。近用户可以通过解扰成功所采用的远用户的C‑RNTI,唯一确定与其配对的远用户,进而根据远用户的C‑RNTI获取远用户的DCI。本发明在非正交多址接入数据传输时近用户DCI中不携带远用户的DCI,减小了近用户DCI开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Access,简称:NOMA)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多用户叠加传输中应用非正交多址接入能够增加系统吞吐量和提高频谱效率。NOMA允许多个用户通过功率域的复用在相同的空间层实现时间和频率资源的共享,其中,近用户需要得到远用户的辅助信息从而在接收到的叠加信号中恢复并除去远用户的信号,之后再对剩余的信息进行解调和解码,以获得近用户的信号。
相关技术中,为了近用户从叠加信号中恢复并除去远用户的信号,需要使近用户获知远用户的辅助信息,主要方法是在基站发送给近用户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DCI)中承载远用户的DCI。
然而,采用上述方案,非正交多址接入数据传输时近用户DCI中携带的信息较多,开销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减小了近用户DCI开销。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采用近用户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简称:C-RNTI)对所述近用户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附加循环冗余码(CyclicRedundancy Code,简称:CRC)进行加扰处理,得到第一CRC;
采用配对远用户的C-RNTI对所述第一CRC进行加扰处理,得到第二CRC,所述配对远用户为与所述近用户共享下行时间、频率和空间资源的用户;
发送附加第二CRC的近用户的DCI。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站通过上层无线资源控制层(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信令向所述近用户发送与所述近用户配对的待选远用户的C-RNTI集合。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站端采用所述近用户的C-RNTI对其DCI附加的CRC进行加扰处理,得到第一CRC,包括:
采用近用户的C-RNTI对所述近用户的DCI附加CRC的相应比特进行异或处理,得到第一CRC;
采用配对远用户的C-RNTI对所述第一CRC进行加扰处理,得到第二CRC,包括:
采用配对远用户的C-RNTI对所述第一CRC的相应比特进行异或处理,得到第二CRC。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公共搜索空间或远用户与近用户重叠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UE)特定搜索空间承载所述远用户的DCI。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采用近用户的C-RNTI对接收到的DCI进行解扰处理,得到第一解扰CRC;
采用与所述近用户配对的待选远用户的C-RNTI集合中的每一C-RNTI对所述第一解扰CRC进行解扰处理,直到获取所述近用户的DCI以及获取解扰成功所采用的远用户的C-RNT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4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