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236417.7 申请日: 2016-04-14
公开(公告)号: CN105770445A 公开(公告)日: 2016-07-20
发明(设计)人: 王芳;衣文娇;管雯雯;崔艳香;王立珍;薛灵敏;陈勋;刘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898 分类号: A61K36/898;A61P1/04
代理公司: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代理人: 王希刚
地址: 266500 山东省青***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慢性 萎缩 胃炎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医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是一种常见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癌变可能性更大。其发病缓慢,病势缠绵,迁延难愈,治疗棘手。萎缩性胃炎,粘膜皱壁平滑,粘膜层变薄,细胞浸润可涉及粘膜下层,腺体大部分消失,有时局限组织的再生过程占优势,可发生息肉,甚至可转变为胃癌,病变严重时,胃粘膜形态像小肠(肠化),由于腺体的大部分消失和胃的分泌功能减低,盐酸﹑胃蛋白酶和因子的分泌均减少。萎缩的程度,可分三级—轻度:胃窦部浅层腺体呈局灶性萎缩,减少,而大小弯腺体正常;中度:胃窦部及小弯腺体均有萎缩,减少,切范围较轻度广泛;重度:胃窦部大部分萎缩﹑减少,仅残留少数原有腺体,大﹑小弯及弯腺体萎缩;或粘膜显著变薄,原有腺体完全萎缩﹑消失,而代之以化生腺体。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改变主要是指胃粘膜有腺的减少或消失,胃粘膜肌层增厚,胃酸分泌减少,临床特点为病程长,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多呈缓慢进行改变,有发展成胃癌的倾向。症状有上腹饱胀不适,隐痛,恶心,嗳气而不泛酸等表现,同时多合并有贫血、消瘦、舌炎、舌萎缩等表现。

中医称此病为胃痞,是因胃病日久,脾胃气虚,胃络失养而萎缩。以长期食少,胃脘痞胀,腹泻,消瘦乏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痿病类疾病。病因主要有饮食、吸烟、药物等影响,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免疫因素,十二指肠液返流,鼻、口、咽喉等局部病灶的细菌或其毒素吞入胃内长期刺激胃粘膜,营养不良,心衰,门脉高压等等。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感受邪毒,或饮食不节,偏食、嗜食辛辣燥烈之品,或情志郁怒失调等,引起胃的慢性病变,迁延日久,形成肝气郁结,脾胃虚弱,湿热内蕴,胃阴耗伤,气血运行迟缓,瘀血内停,以致胃络失养而萎缩。本病一方面是脾胃虚弱,另一方面常兼气郁、湿蕴、瘀阻等,故病性多属虚实夹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利用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提供一种疗效确切且无毒性作用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原料药材:狗狗秧、木棉皮、油桐根、紫茎牙痛草、金盏菊、海金沙根、婆罗门皂荚、石豇豆、黄花紫堇、棠梨枝叶、黑珠芽薯蓣、冷水花、枸橘叶、化气兰、沙棘豆、素兴花和墨七。

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狗狗秧10~20份、木棉皮20~35份、油桐根10~25份、紫茎牙痛草15~25份、金盏菊25~35份、海金沙根5~15份、婆罗门皂荚30~40份、石豇豆10~20份、黄花紫堇15~25份、棠梨枝叶20~35份、黑珠芽薯蓣10~25份、冷水花15~30份、枸橘叶30~40份、化气兰15~25份、沙棘豆5~15份、素兴花10~20份和墨七25~35份。

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进一步优选为:狗狗秧15~20份、木棉皮30~35份、油桐根20~25份、紫茎牙痛草15~20份、金盏菊30~35份、海金沙根5~10份、婆罗门皂荚35~40份、石豇豆10~15份、黄花紫堇20~25份、棠梨枝叶30~35份、黑珠芽薯蓣15~20份、冷水花25~30份、枸橘叶35~40份、化气兰15~20份、沙棘豆10~15份、素兴花15~20份和墨七25~30份。

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进一步优选为:狗狗秧16份、木棉皮35份、油桐根21份、紫茎牙痛草19份、金盏菊32份、海金沙根10份、婆罗门皂荚36份、石豇豆15份、黄花紫堇21份、棠梨枝叶35份、黑珠芽薯蓣16份、冷水花29份、枸橘叶36份、化气兰19份、沙棘豆12份、素兴花18份和墨七26份。

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6倍的醇浓度为80%~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4~6小时,过滤,以回流液为溶剂,以滤渣为溶质,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8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5~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未经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64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