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时记录电力电网巡检无人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5783.0 | 申请日: | 2016-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0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彭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曙光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B64C3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 记录 电力 电网 巡检 无人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时记录电力电网巡检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电网的巡检主要靠人工进行徒步巡检,遇到复杂地形的时候人工巡检往往非常困难,效果很差,效率很低;而目前人类利用无人机技术日趋成熟,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这几大类。无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利用无人机进行输电的各种电力设备检查和巡检,以便于电力监管部门发现问题并及时维护,保证输电网络的正常运行;无人机检查方式具有高效、快捷、可靠、成本低、不受地域影响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实时记录电力电网巡检无人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实时记录电力电网巡检无人机,包括有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顶端设有使无人机飞行的螺旋桨,所述无人机主体内设有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螺旋桨旋转;所述无人机主体内被两个横向隔板分隔出一个电池腔,所述电池腔内设有充电电池;所述电池腔下方设有一纵向隔板,所述纵向隔板将无人机主体下方分隔成通信腔和电路腔;
所述电路腔内设有电路盒,所述电路盒内设有巡检电路,所述巡检电路包括有主控CPU,还包括有分别与主控CPU信号连接的可夜视摄像头和用于通信的通信模块;所述可夜视摄像头设于无人机主体底端,所述通信模块包括有通信天线,所述通信天线设于通信腔内。
其中,所述通信天线包括有一PCB板,所述PCB板上设有第一微带振子单元以及和第一微带振子单元形状和大小均相同且对称设置的第二微带振子单元;第一微带振子单元包括有一个六边形的微带主体;微带主体的从顶端角开始顺时针数的六条边依次为第一主体边、第二主体边、第三主体边、第四主体边、第五主体边、第六主体边;所述第二主体边延伸出有L形的第一馈电臂,所述第一馈电臂远离微带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二馈电臂,所述第二馈电臂与第三主体边平行;所述第一主体边与第六主体边之间的夹角处向上延伸出有尖端辐射臂;所述第五主体边与第六主体边之间设有第一弧形缺口,所述第一弧形缺口向外延伸出有三角形的第一寄生辐射臂;所述微带主体上设有圆形的主缺孔,所述主缺孔内包括有两个扇形的第一扇形臂和第二扇形臂;所述第一扇形臂和第二扇形臂上均设有一组第一镂空组合,所述第一镂空组合包括有三条平行的镂空条;第一扇形臂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与微带主体连接;第二扇形臂分别通过第三连接臂和第四连接臂与微带主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与第三连接臂上均设有一个V形的阻挠缺口;
在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之间,所述微带主体向第一扇形臂延伸出有弧状的第一弧形辐射臂;
在第三连接臂和第四连接臂之间,所述微带主体向第二扇形臂一侧延伸出有弧状的第二弧形辐射臂;所述PCB板上设有用于与第二馈电臂馈电的馈电孔。
其中,第一主体边与第六主体边之间、第二主体与第三主体边之间、第三主体与第四主体边之间、第四主体与第五主体边之间均设有一个圆形的阻扰孔。
其中,微带主体,其靠近第五主体边和第二主体边处均设有一个矩形的阻扰镂空单元;所述阻扰镂空单元包括有从阻扰镂空单元顶边向下延伸出的F形辐射臂以及从阻扰镂空单元底边向上延伸出的F形辐射臂。
其中,所述第一弧形辐射臂的内弧边与第二弧形辐射臂的内弧边均设有一矩形的矩形辐射臂。
所述巡检电路还包括有与主控CPU信号连接的热源探测器,所述热源探测器设于无人机主体的外侧壁;
所述巡检电路还包括有与主控CPU信号连接的存储记录装置;
所述巡检电路还包括有与主控CPU信号连接的电场强度探测器,所述电场强度探测器设于无人机主体的外侧壁;
所述巡检电路还包括有与主控CPU信号连接的磁场强度探测器,所述磁场强度探测器设于无人机主体的外侧壁;
所述巡检电路还包括有与主控CPU信号连接的防撞雷达,所述防撞雷达设于无人机主体的外侧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无人机上设置摄像头,能够有效的取代人力徒步巡检,实现无人机的巡检,另外在机体中设置三个腔体,将机体内通信、电源、电池分隔为三个独立的腔,实现较合理的分布互相不影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曙光,未经彭曙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57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