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川贝母DNA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4966.0 | 申请日: | 2016-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3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松;罗达龙;黄林杰;黄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蔡国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川贝母 dna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取川贝母的DNA的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提取川贝母DNA的方法;属于化学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川贝母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品质较优,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棱砂、乌花等的鳞茎,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药用价值较高。传统的川贝母的鉴别,主要是性状、显微鉴别、光谱法,由于市场上贝母类药材品种较多,相同品种间也会因为药源植物来源不一、种植环境、产地和加工等因素存在相当的混杂度,这就使得实验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药材鉴别经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中药材的分子遗传标记鉴别成为可能。目前文献上已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鉴别川贝母药材的相关报道。
《中国药典》2015版已对川贝母引入了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鉴别方法,但常规PCR存在需结合电泳分析、无法对扩增反应进行实时检测,以及EB试剂有毒害性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磁珠法提取川贝母中的DNA,该提取方法专属性强、富集效率高、操作相对简单。
一种提取川贝母品DNA的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1)前处理样品
取1g试样,用研钵研成粉末,再精密称取20mg至2ml灭菌离心管中;
2)DNA的提取
样品的裂解:取前处理好的样品,加入400μL裂解缓冲液和已融化的核糖核酸酶A5μL,振荡混匀;置于70℃金属浴中10-30分钟,期间取出振荡混匀数次;5000转离心10分钟,取上清进行提取;取出试剂盒中96位深孔板,于A行分别加入已裂解样品300μL,连接缓冲液600μL,磁珠60μL;F行加入清洗缓冲液Ⅰ500μL;G行加入清洗缓冲液Ⅱ550μL;H行加入清洗缓冲液Ⅲ550μL;取出试剂盒中洗脱条,加入洗脱缓冲液100μL;将混合后的96位深孔板和洗脱条,置于核酸提取仪,进行DNA提取。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传统的DNA提取多以试剂法提取,常因步骤多,往往提取效率不高,以影响结果准确性;本发明采用磁珠法进行DNA提取,具有专属性强、富集效率高、操作相对简单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任何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1.材料与仪器
1.1药材
1.1.1川贝母对照药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21000-200405)川贝母1、2来源于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川贝母3、4和5、平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来源于广西玉林中药材市场,并经过形态学鉴定确认。
1.1.2试剂和引物磁珠法植物DNA提取试剂盒(美国热电公司,批号:00LSKFR804096F25N009),SuperReal荧光定量预混试剂增强版(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批号:03120),川贝母引物(invitrogen公司,批号:NSO_2954885,序列为:
5’CGTAACAAGGTTTCCGTAGGTGAA3’和
5’GCTACGTTCTTCATCGAT3’)。
所述的引物每管加超纯水0.29ml进行稀释,并涡旋振荡混匀使其充分溶解,于-20℃冰箱保存备用。
本发明所涉及到的百分浓度,没有特别说明的,液体均为体积浓度,溶质为固体的指质量浓度。
1.2仪器XA205DU电子天平(德国梅特勒托利多公司)、Minispin台式高速离心机(德国Eppendorf)、MINIB-100F恒温金属浴(杭州米欧仪器有限公司)、LightCycler96荧光定量PCR仪(瑞士罗氏公司)、ThermoFisherDuo核酸提取仪(美国热电公司)。
2.1样品的前处理取1g试样,用研钵研成粉末,再精密称取20mg至2ml灭菌离心管中。
2.2DNA的提取
2.2.1样品的裂解:取前处理好的样品,加入400μLLysisBuffer和已融化的RNaseA5μL,振荡混匀。置于70℃金属浴中10-30分钟,期间取出振荡混匀数次。5000转离心10分钟,取上清进行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49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培育杨树转抗虫基因的方法
- 下一篇:反转录反应液及制备cDNA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