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楼循环逃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2125.6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4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姚立国;黄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B1/14 | 分类号: | A62B1/1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楼 循环 逃生 | ||
1.一种高楼循环逃生器,包括循环逃生器本体(3),其特征在于:绳子转动轴(11)固定 在循环逃生器本体(3)内,用于逃生的绳子(1)固定在循环逃生器本体(3)的绳子转动轴 (11)上,在绳子转动轴(11)正下方的循环逃生器本体(3)设置安装槽(13),弹簧式支撑件一 (14)安装在安装槽(13)内并固定,该弹簧式支撑件一(14)顶部固定在绳子转动轴(11)的底 侧实现绳子转动轴(11)在弹簧式支撑件一(14)的控制下可上下移动,绳子转动器(11)通过 减速器(15)与驱动电机(16)连接,在循环逃生器本体(3)底部设置绳子导向口(2)且该绳子 (1)从绳子导向口(2)导出,在导向口(2)两侧对称设置弹簧式或液压式支撑杆(4),该弹簧 式支撑杆(4)的尾部分别铰接在导向口(2)两侧,在弹簧式支撑杆(4)的端部设置橡胶垫(5) 且该弹簧式支撑杆(4)的端部紧贴在橡胶垫(5)的侧壁,该橡胶垫(5)套在绳子(4)上,且在 绳子(4)尾部间隔设置圆形结(6),在循环逃生器本体(3)内设置至少2级减速器(15),该减 速器(15)的输出端与绳子转动轴连接,驱动电机(16)与减速器(15)的上的主动齿轮(19)啮 合实现驱动电机(16)驱动减速器(15)转动,在主动齿轮(19)的侧面设置与其同心的圆盘 (20),在圆盘(20)的工作端面上设置固定轴(21)且该固定轴(21)位于圆盘(20)轴心一侧, 至少一个气压装置(22)一端套在固定轴(21)上,另一端铰接在圆盘(20)四周的循环逃生器 本体(3)的支架(23)上,在圆盘(20)的工作端面设置至少2条弹簧槽(29)且该弹簧槽(30)相 对于圆盘(20)呈中心对称,该弹簧槽(29)呈放射状分布,弹簧(30)安装在弹簧槽(29)内,该 弹簧(3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圆盘(20)的中心轴(31)上,另一端连接质量体(32),在圆盘 (20)侧面的正上方设置摩擦槽(33),且该摩擦槽(33)与质量体(32)位置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循环逃生器,其特征在于:在绳子导向口(2)下方设 置粗压缩弹簧(7),在粗压缩弹簧(7)两侧通过连接杆(8)与循环逃生器本体(3)连接实现粗 压缩弹簧(7)的固定,绳子(1)穿入粗压缩弹簧(7)内且在粗压缩弹簧(7)底部设置卡板(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循环逃生器,其特征在于:在绳子的尾端设置把手柄 (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循环逃生器,其特征在于:在绳子转动轴(11)上固定 平面涡卷弹簧(12),该平面涡卷弹簧(12)的工作端固定用于逃生的绳子(1)的末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循环逃生器,其特征在于:在绳子转动轴(11)两侧设 置轴承(17),在循环逃生器本体(3)对应位置设置移动槽(18),该轴承(17)嵌入循环逃生器 本体(3)的移动槽(18)内,该弹簧式支撑件一(14)与轴承(17)底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循环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21)设置一 根,每个气压装置(22)连接端都套在固定轴(21)上,该气压装置(22)位于与圆盘(20)空间 平行的平行面上且每个气压装置(22)都位于不同的平行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循环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装置(22)包括密 封气缸(24),活塞(25)安装在密封气缸(24)内,连杆(26)一端连接活塞(25)中部,另一端伸 出密封气缸(24),在连杆(26)连接端设置套筒(27)且该套筒(27)套在固定轴(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楼循环逃生器,其特征在于:在密封气缸(24)内壁设置 通气槽(2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循环逃生器,其特征在于:在弹簧槽(29)内设置垫块 (34),该垫块(34)下端顶紧中心轴(31),该垫块(34)上端与弹簧槽(31)形成卡台(3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循环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体(32)包括惯 性体(36)和设置在惯性体(36)下端的连接杆(37),该连接杆(37)连接弹簧(30),在连接杆 (37)处得圆盘(20)上设置挡片(38)使得质量体(32)卡在弹簧槽(29)内,惯性体(36)横截面 为梯形结构,在惯性体(36)上端设置橡胶块(39)且该橡胶块(39)与摩擦槽(33)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21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固定两用超薄破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身性皮肤照射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