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再生剂扩散效率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32051.6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6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涛;刘泉;韩伟鹏;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G01N21/3577;G01N3/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沥青 混合 扩散 效率 评价 方法 | ||
1.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再生剂扩散效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配合比设计拌和沥青和集料,并投放若干具有固定形状的集料作为追踪集料,制成沥青混合料;
步骤二,按照沥青混合料老化方法对拌和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老化试验;
步骤三,打散老化后的沥青混合料,向沥青混合料中加入沥青再生剂,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搅拌时间下拌和,并取出追踪集料;
步骤四,从取出的追踪集料上提取出沥青扩散试样;
步骤五,对沥青扩散试样进行DSR测试和FTIR测试;
步骤六,分析沥青扩散试样的DSR测试结果和FTIR测试结果;依据DSR测试结果中的沥青复数剪切模量的变化率、FTIR测试中羰基官能团和亚砜基官能团的红外吸收光谱系数的变化率,提出三种扩散效率指标RD1、RD2和RD3;
所述步骤六中评价再生剂扩散效率的指标计算如下:
DSR测试:以RD1表示以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变化率为指标的再生剂在沥青旧集料表面扩散的程度,RD1越大,扩散程度越大,具体表达式如下,
RD1=(G*0-G*)/(G*0-G*∞)(1)
其中G*0为沥青混合料未添加再生剂时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G*∞为再生剂与沥青混合料完全混合扩散后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G*为不同试验温度下的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
FTIR测试:采用羰基和亚砜基两种官能团的红外吸收光谱系数的变化率作为评价指标RD2和RD3,RD2和RD3分别表示以羰基光谱系数和亚砜基的红外吸收光谱系数的变化率为指标的再生剂在沥青旧集料表面扩散的程度,RD2和RD3越大,扩散程度越大,计算出所有代表沥青典型原有成分与氧化产物的吸收峰所覆盖的总面积ΣA,羰基和亚砜基的光谱系数为该成分的吸收峰面积与所有吸收峰总面积的比值,具体表达式如下,
RD2=(ISO0-ISO)/(ISO0-ISO∞)(2)
RD3=(ICO0-ICO)/(ICO0-ICO∞)(3)
以此方法计算的亚砜基系数和羰基氧化物系数分别为ISO=A(1030)/ΣA和ICO=A(1700)/ΣA,其中A(1030)为亚砜基的吸收峰面积,A(1700)为羰基的吸收峰面积,ΣA=A(1700)+A(1600)+A(1460)+A(1376)+A(1030)+A(864)+A(814)+A(743)+A(724)+A(2953)+A(2923)+A(2862);其中:ISO0为再生料未添加再生剂时沥青的亚砜系数,ISO∞为再生剂与再生料完全混合扩散后的亚砜系数,ISO为对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搅拌时间下的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测试亚砜系数;ICO0为再生料未添加再生剂时沥青的羰基氧化物系数,ICO∞为再生剂与再生料完全混合扩散后的羰基氧化物系数,ICO为对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搅拌时间下的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测试羰基氧化物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再生剂扩散效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固定形状为易于识别的立方体形状或者球形形状,其最大尺寸小于或者等于2cm;所述沥青混合料为AC-13型沥青混合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再生剂扩散效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沥青混合料老化方法能够实现沥青混合料长期老化模拟目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再生剂扩散效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沥青混合料老化方法为SHRP中提出的老化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20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