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8216.2 | 申请日: | 2016-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6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吴桂广;周融夏;韦小松;梁建荣;杨栋;焦柯;赖鸿立;李宁;林泳;张小梁;李振兴;苏恒强;陈昊;刘晓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瑞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8 | 分类号: | E04B2/58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4 | 代理人: | 刘小敏,尤健雄 |
地址: | 51001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混凝土 框架 剪力 建筑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
背景技术
国务院办公厅1999年出台《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2013年1月1日,以2013年1号文的形式,转发了发改委、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 附件1),文件重点要求充分认识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并将“推动建筑工业化”被列为十大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各地实施的预制和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主要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 由于钢结构体系本身的构件工厂化生产和现场组装施工特点,一开始就满足建筑工业化的“四化”要求,在产业链组织、技术资格、经济核算等方面都形成了与建筑工业化要求相匹配的管理体系, 所以预制和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发展的难点在混凝土结构体系。目前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预制装配率较高,一般结构的装配率为35%~75%,个别项目的装配率达80%,而框架-剪力墙结构比较低。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因为,在下部楼层,剪力墙的位移较小,它拉着框架按弯曲型曲线变形,剪力墙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上部楼层则相反,剪力墙位移越来越大,有外侧的趋势,而框架则有内收的趋势,框架拉剪力墙按剪切型曲线变形,框架除了负担外荷载产生的水平力外,还额外负担了把剪力拉回来的附加水平力,剪力墙不但不承受荷载产生的水平力,还因为给框架一个附加水平力而承受负剪力,所以,上部楼层即使外荷载产生的楼层剪力很小,框架中也出现相当大的剪力。框架剪力墙多用于小高层住宅。
对于跨度较大的高层普通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当梁高度受限,竖向截面不能太大时,从而造成梁高过小,用钢量过大,竖向构件过小,难以满足承载力要求。
并且,目前墙体块材主要有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及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这些墙体自重大,施工周期长,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在国家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大背景下,装配式的外墙就显得很有必要。
如图1所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320455988.1公开了一种薄壁型钢复合外墙板,其采用装配式构造,由外面板12、内面板1、钢骨架、内部钢筋5和发泡混凝土13组成,外面板12和内面板1分别固定安装在钢骨架的外端面和内端面上,发泡混凝土13浇筑在钢骨架的混凝土浇筑内腔中,内部钢筋5设置在钢骨架内并埋设在发泡混凝土13中,其中,钢骨架由内侧薄壁型钢横龙骨2、外侧薄壁型钢横龙骨8、中间薄壁型钢竖龙骨4和上下U型钢骨6组成,中间薄壁型钢竖龙骨4由两边U型薄壁型钢竖龙骨和间隔设置的内部薄壁型钢竖龙骨组成,并且,内部薄壁型钢竖龙骨腹板间隔设有漏斗形孔4-1。
上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320455988.1所公开的薄壁型钢复合外墙板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各钢骨组成钢骨架时需要采用连接板加螺栓进行连接,连接方式耗时、繁琐;
第二,外墙需要需附加内部钢筋,减慢了施工速度;
第三,组成钢骨架的各钢骨全部采用冷弯薄壁槽钢构件,用钢量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包括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连接的剪力墙、梁、柱、楼板、内隔墙和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中的外墙为设有矩形墙窗的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该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由外面板、内面板、钢骨架和发泡混凝土组成,所述外面板和内面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钢骨架的外端面和内端面上,所述发泡混凝土浇筑在所述钢骨架的混凝土浇筑内腔中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瑞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瑞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82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用不规则建筑物快速安装幕墙系统
- 下一篇:组合式隔砂墙及其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