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屋面变形缝连接构造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25114.5 | 申请日: | 201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5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王非;王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思可达建筑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3/38 | 分类号: | E04D3/38;E04D3/3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屋面 变形缝 连接 构造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具体说是一种金属屋面变形缝连接构造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建筑产业发展方向是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完全符合国家的建筑产业导向,其系统具备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等优点,在我国广泛应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中。目前在民用公共建筑中,因为屋面造型效果需求、结构跨度大等特点,通常采用钢结构直立锁边金属屋面系统。
但在多年的设计及施工实践中发现,钢结构直立锁边金属屋面系统在结构变形缝的处理上非常薄弱,此部位报修率高,影响其推广及应用。主要如下:
一)传统的直立锁边金属屋面系统结构变形缝内,填充保温棉作为保温隔热措施。但在施工中,此部位施工作业面小,工人施工状态不统一,保温棉安装固定不到位。当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变形缝部位通常容易产生冷凝水凝结,造成结构漏水的错觉;
二)传统的直立锁边金属屋面变形缝内保温棉孔隙率较大,在受到渗水或冷凝水渗透下,保温棉粘接压缩,保温效果降低或丧失;
三)传统的直立锁边金属屋面系统结构变形缝金属盖板,金属盖板与变形缝两侧的金属屋面采用打钉注胶方式连接,往往打钉钉孔处存在漏水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屋面变形缝连接构造和安装方法,有效解决常规直立锁边金属屋面变形缝处易渗漏水、保温节能性能不足、建筑密闭性问题,同时通过这种配件化、装配式的构造装置简化施工,使工人施工准确性、可靠性更高。
所述金属屋面变形缝连接构造,在屋顶面设有直立锁边金属屋面板,在屋面结构变形缝的两侧设有与钢结构主檩条垂直固定连接的变形缝封边檩条,屋面结构变形缝的顶面设屋面变形缝盖板,在变形缝封边檩条的顶面固定设有直立锁边金属屋面变形缝端部支座,平行排列的直立锁边金属屋面变形缝端部支座将多片直立锁边金属屋面板以及屋面变形缝盖板依次锁边连接,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直立锁边金属屋面变形缝端部支座与变形缝封边檩条的顶面之间设有防冷凝阻热胶垫,在变形缝两侧的直立锁边金属屋面变形缝端部支座之间、屋面变形缝盖板的下方设有带胶条孔的EPDM胶条(三元乙丙橡胶胶条),在EPDM胶条的两侧边缘部的顶面与屋面变形缝盖板之间设有丁基结构粘结胶带。
其中,所述直立锁边金属屋面变形缝端部支座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以及竖直设置于底板上方的支板和安装板,在所述支板的顶端设有宽度为支板厚度1.5~4倍的锁边头,所述安装板的高度为支板高度的1/4~1/2,安装板与支板之间形成嵌装槽。
优选地,在安装板与支板之间以连接筋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直立锁边金属屋面变形缝端部支座、所述变形缝封边檩条和所述EPDM胶条均为柱状通长结构,直立锁边金属屋面变形缝端部支座、变形缝封边檩条和EPDM胶条与所述屋面结构变形缝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EPDM胶条内所设的胶条孔纵向设置为管状,横向并列排列,设有1~3排。
更近一步地,底排的所述胶条孔间埋设有弹性钢片,弹性钢片并列设有一排钢片圈,钢片圈埋设于胶条中、绕胶条孔设置,弹性钢片在EPDM胶条内纵向间隔设有多个。
作为实施例,所述EPDM胶条的底部两侧各设有一条纵向的安装槽,安装槽与其所在侧EPDM胶条侧端面的距离为嵌装槽宽度的1.0~1.2倍,安装槽所在侧EPDM胶条侧端部嵌装于所述嵌装槽内,直立锁边金属屋面变形缝端部支座的安装板部分嵌装于安装槽内。
作为实施例,所述胶条孔以15mm~25mm的模数等间距排列,嵌装槽的宽度设置为一个模数。
一种对上述金属屋面变形缝连接构造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顺序进行的步骤:
一、在屋面结构变形缝(1)两侧,纵向安装变形缝封边檩条(3),使变形缝封边檩条(3)与钢结构主檩条(2)垂直;
二、在所安装的变形缝封边檩条(3)上端铺设防冷凝阻热胶垫(4),防冷凝阻热胶垫(4)完全覆盖变形缝封边檩条(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思可达建筑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思可达建筑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5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