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透光的广告标识设备及其镀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24052.6 | 申请日: | 201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9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顾耀忠;柴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史密斯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13/10 | 分类号: | G09F1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翰鸿律师事务所 31246 | 代理人: | 李佳铭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嘉定区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光 广告 标识 设备 及其 镀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备制造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透光的广告标识设备及其镀膜方法。
背景技术
广告标识板通常暴露在外部环境,收到损坏的情况严重。而若对其进行全覆盖的保护措施,则会影响其发光的标识效果。
因此,需要一种可同时满足标识和保护的广告标识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透光的广告标识设备及其镀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透光的广告标识设备,包括:箱体,形成所述广告标识设备的轮廓;可透光塑料板,覆于所述箱体的表面,以将所述箱体内的光透射至外部;镀膜层,真空镀膜于所述可透光塑料板上,其中所述镀膜层与所述可透光塑料板间为真空状态。
优选地,所述广告标识设备还包括:装饰灯板及光源,设于所述箱体内,其中所述光源固定于所述装饰灯板上。
优选地,所述镀膜层电镀于所述可透光塑料板上。
优选地,所述可透光塑料板突出于所述箱体,以呈3D形状。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在广告标识设备上镀膜的方法,所述镀膜层的纯度为99.9999的金属材料;所述镀膜的环境为70-150℃间;镀膜时间为20-40分钟,用于形成5-15nm的镀膜厚度,使所述可透光塑料板的透光率为65%-90%。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不影响透光标识的基础上增加了广告标识设备表面的牢固性;
2.工艺流程得到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广告标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箱体、2-可透光塑料板、3-镀膜层、4-装饰灯板、5-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点。
参阅图1,本发明中,广告标识设备包括有:箱体1、可透光塑料板2、镀膜层3等。箱体1形成广告标识设备的轮廓,如长方形箱体1、圆形箱体1等,其内也可容纳用于广告标识的所有器件。可透光塑料板2覆盖与箱体1的表面,当箱体1内设有发光体时,发光体发出的光从该可透光塑料板2透射而出,直至外部环境。为了保护可透光塑料板2不受如刮风、下雨、磨损等外部环境的影响,镀膜层3镀膜于可透光塑料板2的表面,且镀膜层3与可透光塑料板2间为真空镀膜,避免空气进入到镀膜层3和可透光塑料板2间。当外部环境再次影响广告标识设备时,镀膜层3可作为保护层保护可透光塑料板2。
优选地,广告标识设备内包括有装饰灯板4及光源5,均设置在箱体1内部,装饰灯板4设置在箱体1内部的中心处,而光源5固定在装饰灯板4上,向四周发出广告标识光。
优选地,镀膜层3使用电镀镀膜于可透光塑料板2上,在生产时将对可透光塑料板2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优选地,可透光塑料板2突出于箱体1,使得广告标识的形式呈3D形状。相应地,镀膜层3也根据可透光塑料板2本身的结构镀膜,完全覆盖可透光塑料板2。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在广告标识设备上镀膜的方法,覆盖于可透光塑料板2上的镀膜层3的纯度为99.9999,使得可透光塑料板2在每一处的透光效果均一致,不会造成透光不均匀的问题。生产时,其镀膜的环境为70-150℃间,以不影响可透光塑料板2本身的机构,持续镀膜时间为20-40分钟,并在可透光塑料板2的表面形成5-15nm的镀膜厚度,以不影响可透光塑料板2的透光效果,最终其透光率为65%-90%,也就是说镀膜层3在可透光塑料板2的表面形成一薄膜,不影响透光也可起到保护作用。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史密斯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史密斯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4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