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吹除浮雪装置的出风口离地间隙调整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1421.6 | 申请日: | 2016-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7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武;魏雨浓;张景海;黄庆春;柴萌;徐聪;陈发城;张承标;邴雪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H5/00 | 分类号: | E01H5/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吹 装置 风口 间隙 调整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风吹除浮雪装置的出风口离地间隙调整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一种高速公路风吹除浮雪装置利用高压离心式通风机进行吹雪,并在高压离心式通风机的风口加装了改装风嘴。但改装风嘴的出风口距待清理区域表面的距离目测很难确定,距离过近,会增加出风口与障碍物碰撞的风险,距离过远,会影响除雪装置的除雪效果。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设备中存在的不足,本领域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高速公路风吹除浮雪装置出风口离地间隙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吹除浮雪装置的出风口离地间隙调整系统及方法,用来解决高速公路风吹除浮雪装置出风口离地间隙问题的调整问题。
一种风吹除浮雪装置的出风口离地间隙调整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改装风嘴、下层支撑缓冲架、检测系统和螺旋升降机构,其中改装风嘴和下层支撑缓冲架为风吹除浮雪装置上的部件;检测系统包括控制开关、单片机、距离传感器和蜂鸣器;螺旋升降机构包括托杯、螺套、手柄、螺杆、限位块、底座、底座凹槽、螺钉、把手和万向轮;
所述改装风嘴固定安装在风吹除浮雪装置的侧部,改装风嘴的外侧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单片机和蜂鸣器,改装风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距离传感器;所述控制开关、距离传感器和蜂鸣器分别通过导线与单片机连接;所述下层支撑缓冲架固定安装在风吹除浮雪装置的下部,下层支撑缓冲架与托杯连接;所述托杯通过轴承与螺套连接;所述螺套的外部与手柄固定连接,螺套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并且通过内螺纹与螺杆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有矩形的限位块,螺杆通过限位块与位于底座上部的底座凹槽配合连接,并且限位块通过螺钉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把手,底座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为自锁万向轮。
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三个,并且三个万向轮均匀分布。
一种风吹除浮雪装置的出风口离地间隙调整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吹除浮雪装置的出风口离地间隙调整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螺套旋至螺杆上止点;
步骤二、启动控制开关,检测系统开始工作;
步骤三、距离传感器采集即时数据m,并将数据m传输给单片机;
步骤四、单片机将所测数据m与单片机内预先设定的参数n1、n2进行比较其中,n1>n2;
步骤五、m≥n1,蜂鸣器产生蜂鸣声,发出警报;
步骤六、逆时针转动手柄,螺套与手柄同步转动的同时向下运动,托杯带动下层支撑缓冲架以及改装风嘴同时下落;
步骤七、m≤n2,蜂鸣器产生蜂鸣声,发出警报;
步骤八、顺时针转动手柄,螺套与手柄同步转动的同时向上运动,托杯带动下层支撑缓冲架以及改装风嘴同时上升;
步骤九、n2≤m≤n1时,蜂鸣器停止蜂鸣声,警报消除;
步骤十、检测停止,除雪装置的出风口离地间隙调整工作完成。
步骤六和步骤八中所述的手柄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360度,螺套上升或下降1mm。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发明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检测系统对除雪装置的出风口与待清雪区域表面的相距情况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节螺旋升降机构,确保该除雪装置出风口不会与地面发生碰撞,且二者相距距离在允许范围之内。
此外,本发明也有助于保证除雪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风吹除浮雪装置的出风口离地间隙调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一种风吹除浮雪装置的出风口离地间隙调整系统的螺旋升降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一种风吹除浮雪装置的出风口离地间隙调整系统的检测系统流程框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一种风吹除浮雪装置的出风口离地间隙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改装风嘴、2-下层支撑缓冲架、3-控制开关、4-单片机、5-距离传感器、6-蜂鸣器、7-托杯、8-螺套、9-手柄、10-螺杆、11-限位块、12-底座、13-底座凹槽、14-螺钉、15-把手、16-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14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