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塑性镍基合金的热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9832.1 | 申请日: | 2016-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21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闫飞;王庆相;韩志宇;梁书锦;张平祥;左振博;相敏;王琦;莫茗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欧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10 | 分类号: | C22F1/10;C22C19/05;C22C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2 | 代理人: | 第五思军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合金 热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塑性镍基合金的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镍基合金具有高使用温度、高蠕变性能、高持久性能、高抗高温氧化性能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领域。镍基粉末合金是一种新型的合金,相比于传统的铸锻合金,其具有无宏观偏析、晶粒细小、组织均匀、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并且可以制造一些热加工性差的合金,目前已经成为航空航天发动机关键热端部件的必选材料,包括NASA、GE、P&W、Rolls-Royce等在内的知名机构和企业都在进行先进粉末高温合金的研制。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军机和民机,如A320、A330、B777、B787、F35等,无一例外在关键热端部件上选用了镍基粉末合金。因此,如何能制备出性能优良的镍基粉末合金非常重要。
虽然镍基粉末合金具有很多优势,但是一直以来都有三个主要的问题困扰着合金的开发者:热诱导孔洞、粉末原始颗粒边界以及非金属夹杂。这三种缺陷的存在,往往在宏观力学性能中表现出来,具有这三种缺陷的合金是致命的。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经过了数十年的探索,仍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热处理工艺的改善。
镍基粉末合金传统的热处理工艺为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其中固溶温度的选择一般以γ′相固溶温度为基准,一般热处理温度范围在γ′相固溶温度之下30℃到γ′相固溶温度之上30℃范围内。而碳化物的析出温度作为时效温度的选择依据。对于本发明涉及的Ni-Co-Cr型高温合金,采用的传统的工艺是:固溶温度为1210℃(γ′相固溶温度以上25℃),时效温度为870℃(M6C碳化物的析出温度)。但是采用这种制度制备的合金,强度往往可以达到要求,但是塑性偏低,仅仅是略高于最低标准。这种情况限制了合金在部分关键场合的使用。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开展的相关改进研究中,获得材料的塑性大都集中在20%左右,这是不能满足合金的高需求的。并且传统的工艺热处理时间很长,完成一个热处理制度往往需要40~45小时,不利于工业生产。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塑性镍基合金的热处理工艺,解决了Ni-Co-Cr型镍基粉末合金塑性差的缺点,与现有的数据相比,可以使该合金延伸率上升35~40%,断面收缩率上升30~35%;本发明不影响合金的强度;与传统工艺相比,改进后的热处理制度时常由43小时缩短至25小时,降低了成本,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塑性镍基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镍基粉末合金:Co:15~16.5%,Cr:8~10%,Al:4.8~5.3%,Ti:1.6~2%,W:5.2~5.9%,Mo:3.5~4.2%,Nb:2.4~2.8,C:0.02~0.06%,Hf:0.1~0.4%,B<0.015%,Ni为余量;
2)上述镍基粉末合金采用固溶和时效工艺处理,镍基粉末合金经真空感应熔炼和电渣重熔,得到合金棒材,采用PREP制粉设备加工为金属粉末,之后将其装入包套,进行热等静压成形;
3)将步骤2)得到的热等静压件进行固溶和时效热处理:
在1040~1080℃的马弗炉中保温1~5小时,之后取出空冷至室温,在750~850℃内进行时效,时效时长6~12小时;以0.3~1℃/min的速率降温至600~700℃,保温6~12小时,整个热处理时长<30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发明制备的镍基粉末合金,抗拉强度可以达到1465~1500MPa,屈服强度达到965~1000MPa,延伸率达到25.5~29%,断面收缩率达到26~30%。与传统固溶时效处理工艺相比,抗拉强度下降2%,断后伸长率提高约40%,断面收缩率提高约35%。
经过本发明的镍基粉末合金,强度略微提升,塑性则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以满足很多场合的要求。同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热处理参数,经过调整的热处理工艺时间减少18~23小时,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适合工业化生产,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领域都有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该合金的组织(×100)图。
图2为本发明该合金的组织(×200)图。
图3为常规工艺下合金的组织(×200)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工艺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欧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欧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98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