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导航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6367.8 | 申请日: | 2016-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9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璐;邬俊;陈璞;王韬;刘海亮;谢阳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21/18 | 分类号: | G01C21/18;G01C21/2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陆峰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穿戴 设备 室内 导航 算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导航算法,采用了同时构建WI‑Fi指纹数据库并导航的办法,基于惯性敏感组件、气压计、磁力计等传感器实现室内无缝导航能力。其中,导航算法采用数据融合的方式,集成了惯性传感器数据,WI‑Fi无线网卡数据,气压计数据和磁力计数据,并进行导航解算从而输出导航结果。与此同时,通过无线网卡收集到的附近WI‑Fi信号信息实时生成指纹数据库进而辅助导航。本发明是基于惯性器件和WI‑Fi指纹识别的室内导航算法,基于低成本的MEMS惯性传感器、气压计、磁力计等器件,辅助以WI‑Fi定位算法,能够快速的生成并更新WI‑Fi指纹数据库辅助航迹推算,进而大幅提升室内导航能力,可适用于穿戴设备上,能够有效的完成室内导航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综合导航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惯性器件导航,同时构建WI-Fi(无线网络信号)指纹数据库辅助导航的室内导航定位算法。
背景技术
在室内环境下,由于卫星信号的大幅衰减,基于卫星定位的方法无法实施,成为了导航定位“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由于近年来人们对于无线上网的需求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WI-Fi无线接入点被架设在楼宇内以满足人们无缝接入互联网的需求,进而为基于WI-Fi信号的室内导航技术提供了空间。但传统的基于Wi-FI位置指纹信息的定位技术误差大,易受干扰,且指纹库的建立与更新效率较低。与此同时,Wi-FI接入点的移动或增加,也会大幅影响指纹库的性能,从而影响导航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导航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解决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步骤:(1)通过以惯性传感器为主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步速探测、零位校正等技术实现室内导航;(2)同时构建并实时更新WI-Fi指纹数据库;(3)通过WI-Fi指纹识别的定位结果辅助导航,提升导航精度。该方案所使用的器件可封装成为便携式模块,满足可穿戴设备使用。一种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导航算法,具体方案如下:以下步骤:
一种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导航算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步骤1:初始化阶段
在产品初始化阶段,需要导入室内地图并指定初始位置,用户基于提前内置的室内地图集选择当下室内地图,并手动指定目前所在位置;如没有该地图,可通过网络数据库进行下载;
步骤2:基于多传感器的航迹推算
a)预处理陀螺、加计数据
将三轴陀螺信号分别记为NX、NY、NZ,对其进行低通滤波,滤除外界高频噪声,
GX=B0·NX+B1·NX_1+B2·NX_2+B3·NX_3+B4·NX_4+B5·NX_5+...B6·NX_6+B7·NX_7-(A1·GX_1+A2·GX_2+A3·GX_3+A4·GX_4+...A5·GX_5+A6·GX_6+A7·GX_7)
GY=B0·NY+B1·NY_1+B2·NY_2+B3·NY_3+B4·NY_4+B5·NY_5+...B6·NY_6+B7·NY_7-(A1·GY_1+A2·GY_2+A3·GY_3+A4·GY_4+...A5·GY_5+A6·GY_6+A7·GY_7)
GZ=B0·NZ+B1·NZ_1+B2·NZ_2+B3·NZ_3+B4·NZ_4+B5·NZ_5+...B6·NZ_6+B7·NZ_7-(A1·GZ_1+A2·GZ_2+A3·GZ_3+A4·GZ_4+...A5·GZ_5+A6·GZ_6+A7·GZ_7)
其中,每个采样时刻采集到的数据为NX,滤波后的输出值为GX,
NX_1为上次采样值,NX_2为上上次采样值,其它类同;
GX_1为上次滤波值,GX_2为上上次滤波值,其它类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63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