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推送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4189.5 | 申请日: | 2016-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1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允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8 | 分类号: | G06F16/958;G06F16/335;G06F16/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推送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推送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终端访问网站时,根据终端的地址信息以及当前时间确定终端在当前时间所属的访问活跃时间段;根据确定的终端在当前时间所属的访问活跃时间段,确定与访问活跃时间段对应的兴趣标签;根据兴趣标签向终端推送与兴趣标签相关的业务信息。由于将终端的访问行为划分成为多个访问活跃时间段,针对当前访问时间确定当前时间所属访问活跃时间段对应兴趣标签对应的业务信息,因此,有效提高了信息推送的准确率;通过对终端访问活跃时间段的划分,在进行推送时,只需要对当前时间所属的访问活跃时间段内的访问行为进行分析,从而缩小了推送时对访问行为分析匹配的计算量,提高了计算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应用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终端推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应用体验,信息推送在行业内以其大量的应用方向,是当今互联网十分重要的技术方向。
现阶段的终端推送方法通常采用随机推送的方式,或者对终端的访问行为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基于固定的时间段对终端进行信息推送。
然而,用户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使用终端的访问行为有所不同,因而访问内容也存在很大差异。例如,用户在上班时间和休闲时间访问行为存在很大差异,用户在家里访问学术文章的网站,在工作时间访问商务合作类网站。此外,由于用户的个体差异性,即使对时间进行划分,在同一时间段不同用户的访问内容仍存在较大差异。例如,一家人公用同一台平板电脑,不同家庭成员的访问内容大不相同,平板电脑并不能区分使用设备的用户,从而也不通用区分用户对使用者推送不同的信息。因此,通过上述方法对终端进行信息推送的推送准确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推送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信息推送的准确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推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终端访问网站时,根据所述终端的地址信息以及当前时间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时间所属的访问活跃时间段;
根据确定的所述终端在当前时间所属的访问活跃时间段,确定与所述访问活跃时间段对应的兴趣标签;
根据所述兴趣标签向所述终端推送与所述兴趣标签相关的业务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在根据所述终端的地址信息以及当前时间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时间所属的访问活跃时间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访问行为的历史数据;
将所述历史数据按照相似访问行为进行聚类处理,根据聚类处理后的各类相似访问行为的时间分布,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多个访问活跃时间段;
根据所述终端访问行为的历史数据,分别确定在各所述访问活跃时间段内所述终端的兴趣标签。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所述获取所述终端访问行为的历史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的网关日志,并在所述网关日志中提取统一资源定位符;
根据所述统一资源定位符进行爬虫处理后,获得所述终端访问行为的历史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所述根据聚类处理后的各类相似访问行为的时间分布,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多个访问活跃时间段,包括:
将属于各类相似访问行为的时间分布中的部分时间段作为该类相似访问行为对应的访问活跃时间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访问行为的历史数据,分别确定在各所述访问活跃时间段内所述终端的兴趣标签,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41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闻评论的预测方法和新闻评论的预测系统
- 下一篇:数据缓存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