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物用聚合物基铈掺杂纳米氧化锌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8226.6 | 申请日: | 2016-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8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高党鸽;吕磊红;吕斌;马建中;杨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1/83 | 分类号: | D06M11/83;D06M11/44;D06M15/356;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 聚合物 掺杂 纳米 氧化锌 复合 抗菌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织物抗菌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织物用聚合物基铈掺杂纳米氧化锌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棉织物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舒适度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这类纤维素纤维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使纺织品变色发黄、产生不愉快的气味,甚至发生交叉感染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对纺织品进行抗菌整理变的尤为重要,大量的需求促进了织物用抗菌整理剂的研究与发展。
纳米氧化锌是近年来一种热门的无机抗菌材料,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积大、稳定性高等特点,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优异的抗菌作用,广泛应用于医药抗菌材料中。氧化锌属于典型的光催化抗菌剂之一,在光照的条件下,氧化锌产生光生电子和电子空穴,接触环境中空气和水分生成·O2-、·OH-和H2O2等具有强活性的物质,可以与细菌细胞大部分有机物反应,起到杀菌抑菌的作用。但产生的电子空穴对由于电荷吸引而易复合,降低光催化抗菌能力;氧化锌可吸收光的范围多在紫外区域,对光的利用率低。稀土掺杂可以有效的克服这些问题。稀土离子掺杂后,光生电子转移到稀土元素表面,且稀土离子的半径与锌离子等离子半径差别较大,稀土离子掺杂进入晶格中改变氧化物结晶度,引起更多晶格缺陷,有效阻止了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提高光催化抗菌性能。同时,稀土掺杂带入虚拟禁带,改变半导体材料中的禁带能级结构,使稀土掺杂后氧化物结构的带隙变宽,扩大了对光吸收范围,提高了光的利用率。稀土掺杂氧化物抗菌材料得到广泛研究。(SumethaSuwanboon, PongsatonAmornpitoksuk, PhuwadolBangrak, et al. optical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nanocrystalline Zn1-xLaxO compound semiconductor[J]. Materials Sciencein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16(2013): 504-512.)。掺杂的纳米ZnO主要通过共混纺丝和后整理方法整理到织物上,然而氧化锌与织物间的作用力多为物理结合,随着纺织品使用次数和洗涤次数的增加,氧化锌易脱落,影响纺织品的抗菌性能,且单一掺杂的氧化锌的抗菌性能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织物用聚合物基铈掺杂纳米氧化锌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此方法制备复合抗菌材料,并将其应用于棉织物抗菌整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抗菌材料对棉织物的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的抗菌性能不高,且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多,棉织物抗菌性能快速丧失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织物用聚合物基铈掺杂纳米氧化锌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以硝酸铈、醋酸锌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铈掺杂纳米氧化锌;
步骤二:以铈掺杂纳米氧化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为原料,通过原位法制备聚合物基铈掺杂纳米氧化锌复合抗菌剂。
所述步骤一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4.92-9.85质量份的醋酸锌溶于10倍质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得到醋酸锌水溶液;
(2)、将0.072-2.17质量份的六水合硝酸铈溶于等同于醋酸锌溶液质量的去离子水中,得到硝酸铈水溶液;
(3)、将9.33质量份的氢氧化钠溶于5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氢氧化钠水溶液;
(4)、将水浴锅升温到60-70℃,醋酸锌水溶液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三口烧瓶中,400rpm的电动搅拌下,保温反应2.5h,向其中加入硝酸铈水溶液,保温反应2.5h,将水浴锅温度升到90℃,保温反应3h,冷却至室温,将所得悬浮液离心,并用乙醇和水分别洗涤两次;
(5)、冷冻干燥后获得铈掺杂纳米氧化锌,所述铈掺杂纳米氧化锌中铈与锌的摩尔百分比为0.5%-3%。
所述步骤二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3.3质量份的过硫酸钾溶于17.5质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将其按2/3、1/6、1/6分开,得到引发剂A、引发剂B、引发剂C;
(2)、将0.24-0.72质量份的铈掺杂纳米氧化锌加入到3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在200-400w功率下,超声分散3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82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防虫抗菌的面料
- 下一篇:室内用晾衣支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