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立体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7404.3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04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国;刘岩;李蓓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H6/22;E04H6/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立体车库 | ||
1.一种柔性立体车库,包括升降机(3)、载车板(4)、支撑柱(5)和双向输送机(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5)固定在地面(1)上,支撑柱(5)用于支撑立体车库,且在立体车库与地面上(1)之间形成车库入口(11)和出口(10),所述立体车库的基础构型为3x3棋盘格形状,所述3x3棋盘中间盘格为竖直通道(7)、周围8个盘格为停车单元(2),所述竖直通道(7)安装有升降平台(8),所述升降机(3)安装在竖直通道(7)顶端,用于控制升降平台(8)完成车辆的升降和出入库作业,所述升降平台(8)四周设有与升降机(3)对应的升降吊环(21),用于与升降机(3)连接,所述升降平台(8)和停车单元(2)分别安装有双向输送机(12),所述双向输送机(12)上放置有载车板(4),所述载车板(4)通过双向输送机(12)既形成相邻停车单元(2)之间的小循环、又可以围绕竖直通道(7)进行一个大循环,所述停车单元(2)为长方体形状,且所述停车单元(2)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可以与其他停车单元(2)拼接、上下两个方向可以与更高或更低一层的停车单元(2)拼接,实现柔性化的安装,所述停车单元(2)前后两侧设有限位辊子(15)、左右两侧设有支撑滚轮(16),分别用于防止载车板(4)在移动过程中出现错位和防止载车板(4)在运动过程中由于重心的移动发生倾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库入口(11)和出口(10)与升降平台(8)在同一条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单元(2)还可由若干个子停车单元(13)组成,且每个子停车单元(13)均安装有双向输送机(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4)分上、下工作面,所述上工作面用于车辆(9)的定位,且上工作面纵向设有两组圆弧形凸起(14),用于车辆(9)前轮的纵向定位,所述上工作面中部设有贯穿整个载车板(4)的凸台(18),用于车辆(9)的横向定位,所述下工作面用于载车板(4)的输送,所述下工作面四周设有包胶的板条(17),所述板条(17)通过与橡胶材质输送带(30)之间的摩擦力带动进行载车板(4)输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4)四边设有大直径圆角(19),便于与停车单元(2)上的限位滚子(15)接触,实现精确定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输送机(12)包括纵向输送电机(6)、大扭矩电机(29)、摩擦滚子(20)、橡胶材质输送带(30),所述双向输送机(12)的纵向辊子组合(23)固定在停车单元(2)纵向两侧,所述纵向输送电机(6)安装在停车单元(2)底部横梁(22)上,所述纵向输送电机(6)通过横跨在停车单元(2)中间的一根传动轴(24)和摩擦滚子(20)带动橡胶材质输送带(30)同步运动,实现载车板(4)的纵向输送;所述双向输送机(12)的横向辊子组合(25)安装在停车单元(2)横向两侧,所述大扭矩电机(29)通过带动滚珠丝杠(26)实现横向辊子组合(25)的垂直方向在燕尾槽(27)内微调,实现避让或者顶升载车板(4),且横向辊子上设有凸缘(28),防止载车板(4)在纵向运动中超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车库每层可预留至少一个停车单元(2)作为交换单元,通过停车单元(2)与交换单元之间的循环将非相邻单元内的车辆循环到相邻单元,从而实现车辆的出库作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车库可以组合成若干竖直通道(7)和每层若干个停车单元(2)的不同形式的棋盘。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车库可以在平面内与多个棋盘格构型的柔性立体车库一起串联,也可在垂直方向上多层累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74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