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移动式起道标高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7859.7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6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旷天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5/00 | 分类号: | E01B35/00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3***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臂杆 支撑杆 吊绳 起道量 标定 底座 标高 移动式 测量 安装导轨 导轨两端 两套装置 竖直固定 水平连接 一段距离 有效解决 自由下垂 作业效率 上侧面 水平度 自由端 导轨 下端 铁路 搬运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移动式起道标高尺,包括底座、支撑杆、悬臂杆和吊绳,所述支撑杆竖直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悬臂杆水平连接到支撑杆上,所述吊绳固定连接在悬臂杆自由端,自由下垂,其下端离底座上侧面一段距离。本发明采用支撑杆、悬臂杆和吊绳,在导轨起道时触碰到吊绳表示达到起道高度的起道量,采用两套装置在导轨两端,实现了起道量水平和高度的标定,使用操作方便快捷,测量容易,标定高度尺寸准确,大大提高了安装导轨的作业效率,避免了人工进行测量带来的安全性差问题,结构简单轻巧,移动搬运方便,价格便宜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易标定起道量高度和水平度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移动式起道标高尺,属于铁路建设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铺轨机在铺轨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其轨道悬吊起来,然后夯实地基后再放置,但在悬吊过程中,悬吊后钢轨水平的标定通常采用水平仪,高度采用测量高度来实现,该方式操作复杂,并且测量时钢轨处于悬吊状态,测量高度是难于测量,测量时危险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路移动式起道标高尺,结构简单,移动搬运方便,操作使用方便,测量容易,安全性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铁路移动式起道标高尺,包括底座、支撑杆、悬臂杆和吊绳,所述支撑杆竖直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悬臂杆水平连接到支撑杆上,所述吊绳固定连接在悬臂杆自由端,自由下垂,其下端离底座上侧面一段距离。
优选的,上述吊绳下端设置有重物块,通过重物块能够让吊绳保持拉直的悬垂状态,测量更加精确,并且重物块也便于触碰到导轨表面,吊绳弯曲变化更易于观察。
优选的,上述悬臂杆通过转接件可活动地连接到支撑杆,可沿支撑杆上下调整,所述转接件设置有套接支撑杆的套接孔,所述套接孔外侧设置有锁紧螺钉,通过转接件可活动地连接到悬臂杆,可将悬臂杆进行上下调整,从而适应不同高度时的标高,并且可以旋转悬臂杆便于将吊绳下端放置到导轨表面。
优选的,上述转接件通过连接套管套接悬臂杆,所述连接套管垂直固定连接在转接件侧面,通过连接套管装卸悬臂杆,操作方便快捷,装卸方便,并且可以更换不同长度的悬臂杆,应用范围更广。
优选的,上述连接套管下侧设置有加强筋,通过加强筋能够提高连接套管的连接刚性和强度,提高测量精度。
优选的,上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刻度线,通过刻度线能够方便快捷地安装悬臂杆到指定高度进行起道量的标定。
优选的,上述吊绳可替换为带刻度的皮尺,通过带刻度的皮尺也可以直接地知道相对起道量标定。
优选的,上述悬臂杆可采用竹竿或塑料管,采用轻型的竹竿和塑料管,刚性和强度能够满足,重量轻,便于搬运,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支撑杆、悬臂杆和吊绳,在导轨起道时触碰到吊绳表示达到起道高度的起道量,采用两套装置在导轨两端,实现了起道量水平和高度的标定,使用操作方便快捷,测量容易,标定高度尺寸准确,大大提高了安装导轨的作业效率,避免了人工进行测量带来的安全性差问题,结构简单轻巧,移动搬运方便,价格便宜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易标定起道量高度和水平度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采用皮尺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杆,3-悬臂杆,4-吊绳,5-重物块,6-刻度线,7-连接套管,8-转接件,9-加强筋,10-锁紧螺钉,11-皮尺,12-刻度,13-连接套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78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绒面结构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