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叉树的汽车蜂鸣报警优先级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87429.5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8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芦婷;李宏梅;侯影;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9/00 | 分类号: | G08B29/00;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6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叉 汽车 报警 优先级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蜂鸣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叉树的汽车蜂鸣报警优 先级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电子领域针对汽车的各种故障和异常情况,如:刹车系统故障、防抱死制动 系统故障、胎压异常情况、安全气囊异常情况、发动机故障、驻车制动器故障、充电系统故 障、燃油量不足情况、机油压力异常情况和冷却液温度异常情况,通常只是在仪表盘上用指 示灯提供警示,很少同时再通过声音进行提示,汽车的出现各种故障和异常情况时,驾驶员 由于没有注意到仪表盘的提示,易发生交通事故,危险及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用仪表盘指 示灯提示,同时用声音提供警示是必要的。
声音警告有多种蜂鸣报警方式,如音量的大小、声音的长短和报警的次数;当多种 故障同时发生时,又要求报警装置对优先级进行设置,如:涉及人身安全的故障优先报警。 汽车的蜂鸣报警系统能否达到质量要求标准,在出厂前要进行检验测试。传统的测试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许多较为棘手的问题:一是现有测试方法不成体系,并没有针对蜂鸣 器报警优先级的测试方法,操作起来存在较大的弊端;二是随着汽车报警器的数量增加、逻 辑复杂,测试过程中很难做到没有遗漏。
随着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电子学的各分支学科已愈来愈多地把这些理 论建立在精确的数学、计算机科学基础上,这也使得现代电子学的发展与数学、计算机科学 的发展密切相关。
数学、计算机科学应用于电子领域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并且呈加速发展的 趋势。因此,在日常工作实践总结基础之上,结合数学及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理论,总结并提 出了一种基于二叉树的简单易行、方便直观并且行之有效的针对汽车蜂鸣报警优先级的测 试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涉及的二叉树方法与传统二叉树方法的区别;
本申请首次将二叉树方法和报警优先级概念应用于报警测试中,虽然二叉树应用 广泛,但在以往的测试方法中并未使用过,与传统二叉树结构不同之处在于:1、节点间没有 父子关系,或兄弟关系,仅有先后次序关系,次序为1的故障或异常情况,在二叉树结构中, 占据顶层,次序为2的故障或异常情况,在二叉树结构中,占据第二层,以此类推;2、数据统 计的内容方面,本申请不仅涉及节点的内容和次序,而且还有各节点的分支叉;3、传统二叉 树结构的末端通常以节点结束,本申请所用二叉树结构的末端以节点的分支叉结束。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汽车蜂鸣报警测试方法中存在以下问题:没有针对蜂鸣器报警 优先级安排测试过程,而且随着汽车报警器的数量增加、逻辑复杂,测试过程中很难做到没 有遗漏,而提出一种基于二叉树的汽车蜂鸣报警优先级测试方法。
一种基于二叉树的汽车蜂鸣报警优先级测试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调用汽车车载电脑中已设置的各种故障或异常情况的蜂鸣报警优先级别 的排序;
步骤二、建立二叉树型结构,将步骤一得到排序后的故障和异常情况用大写字母 代替分别填入各层的节点处,每个节点都有两个分支叉,左分支叉标注为“0”,表示不符合 报警条件,汽车蜂鸣器不报警;右分支叉标注为“1”,表示符合报警条件,汽车蜂鸣器报警; 最底层的每个节点,都是以左和右分支叉结束;
步骤三、对二叉树结构的所有分支叉进行遍历,并以此列出表格;
步骤四、按照表格内容逐项对汽车蜂鸣报警器的各种蜂鸣组合进行测试,并完成 检测;
步骤五、记录每个报警器的工作状况,报警器有故障或异常情况,提出更换或修理 意见,报警器全部达到设计要求,出具检测合格报告。
本发明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首次将改进后的二叉树方法和报警优先级概念应用于报警测试中,直观 方便,简洁明了,具有很高的实使用价值;
2、借助表格,完成各种蜂鸣组合测试时,逻辑清晰明确,不易犯遗漏的错误;
3、当汽车报警器的数量较大时,各种蜂鸣组合的逻辑关系复杂时,采用本申请所 述方法,不会漏测,也不会多测,提高了工作效率;
4、本申请所述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普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的二叉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74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抄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核电站用便携式火灾报警设备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