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化铜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4895.8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6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G3/12 | 分类号: | C01G3/12;B82Y40/00;C10M125/22;C10N30/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7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铜 纳米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摩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化铜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摩擦学研究的学者和专家发现,摩擦损失了世界上一次能源的三分之一,润滑油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摩擦。而润滑油摩擦磨损性能的每一次飞跃,实际上是添加剂发展的结果,纳米颗粒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其在新材料领域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以纳米材料为基础制备的新型润滑材料应用于摩擦系统中,不仅可以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易剪切的薄膜,降低摩擦磨损,而且可以对摩擦表面进行一定程度的填补和修复,起到自修复作用。目前润滑油添加剂摩擦效果较好的是层状物质,尤其是MoS2。但是MoS2制备复杂,需要高温、N2保护或者使用有毒氧化剂,成本较高。CuS具有近似的层状结构,制备简单,成为润滑油添加剂中受到关注的一种纳米润滑油添加剂。
本发明在深入调研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提高润滑油摩擦性能的CuS纳米棒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硫化铜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利用醋酸铜和硫代乙酰胺作为原料,采用水浴和水热的方法制备硫化铜纳米棒。所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棒比表面积高达22.784m2/g,可以发展为应用前景广阔的纳米润滑油添加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硫化铜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量0.015摩尔的硫代乙酰胺(C2H5NS)溶解于75mL水中,0.01摩尔的醋酸铜(Cu(CH3COO)2·H2O)溶解于75mL水中,得到硫代乙酰胺溶液和醋酸铜溶液;
(2)在30~70℃水浴中,将步骤(1)得到的醋酸铜溶液逐滴滴于硫代乙酰胺溶液中,搅拌5~15h;
(3)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过滤和干燥,收集得到硫化铜(CuS)纳米棒。
一种硫化铜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量0.015摩尔的硫代乙酰胺(C2H5NS)溶解于75mL水中、0.01摩尔的醋酸铜(Cu(CH3COO)2·H2O)溶解于75mL水中,得到硫代乙酰胺溶液和醋酸铜溶液;
(2)将步骤(1)中的醋酸铜溶液逐滴滴于硫代乙酰胺溶液中,磁力搅拌10~30min后,将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移入到两个100ml的反应釜中,120~180℃水热10~15h;
(3)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将两个反应釜中得到的反应液进行过滤和干燥,收集得到硫化铜(CuS)纳米棒。
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CuS纳米棒用于润滑油添加剂。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本发明制备的CuS纳米棒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高达22.784m2/g,可用于纳米润滑油添加剂,与未添加添加剂相比,磨损率从6.26×10-15降低为2.37×10-16 m3·N-1·m-1,摩擦系数从0.09降低为0.0618;此外本发明制备技术简单、成本低廉。
说明书附图
图1为实施例1的CuS透射电镜照片;
图2为添加不同比表面积CuS后销的(a)磨损率和(b)摩擦系数;
图3为添加不同含量实施例1的CuS后销的(a)磨损率和(b)摩擦系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实例1:
一种硫化铜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量0.015摩尔的C2H5NS溶解于75mL水中,0.01摩尔的Cu(CH3COO)2·H2O溶解于75mL水中;
(2)在30℃水浴中,将步骤(1)得到的醋酸铜溶液逐滴滴于硫代乙酰胺溶液中,搅拌10h;
(3)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过滤和干燥,收集得到CuS纳米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未经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48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