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包装机横向送袋包装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3622.1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1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完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成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18 | 分类号: | B65B43/18;B65B35/16;B65B5/04;B65B6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36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装机 横向 包装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包装机横向送袋包装机构,包括外袋取料装置、外袋进料机构、内袋转移机构、对接导槽机构、填充整形机构、底座和控制系统;外袋取料装置、外袋进料机构、内袋转移机构、对接导槽机构和填充整形机构均设于底座上,由控制系统控制各部分的工作;外袋取料装置设于外袋进料机构的前方,内袋转移机构设于外袋进料机构的后方,对接导槽机构设于外袋进料机构和内袋转移机构的一侧,填充整形机构设于对接导槽机构的后方。本发明可有效实现自动抓取并撑开外带,然后将已经装有定量茶叶的内袋转移并填充到所撑开的外袋中,从而完成茶叶包装的关键工序;填充效率高,包装效果好;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工作性能稳定,制造及使用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包装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包装机横向送袋包装机构。
背景技术
国内茶叶包装为了便于泡茶与储藏的方便和包装的美观,大多数采用重量5-10克的小袋包装,特别是一些闻名世界的好茶叶,如福建泉州安溪产的铁观音等名贵茶叶已大量采用小包装出售。但由于茶叶是无规则形状且比较松散易脆的固体物,一般的手工定量称重难以准确,5-10克的茶叶包装袋体积小,袋体又是折合式的,要把小量茶叶装入袋中比较麻烦,人工包装既烦锁又耗时很不方便,每人每小时最多也只能包装0.75kg的茶叶。
在对高品质或有特殊要求的茶叶进行小袋包装时往往需要将茶叶先盛放到内袋(膜)中,然后再将内袋放到外包装袋中,从而使茶叶储放及运输过程中保证其良好的品质,体现其较高的档次。为了提高茶叶包装的效率,本领域技术人员对这种双袋茶叶包装进行自动化机械设计。其中,如何实现将预先堆放好的外袋取出并在其中填入已经装有定量茶叶的内袋是茶叶包装机的重点和难点,其机构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包装机的包装质量和包装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包装机横向送袋包装机构。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茶叶包装机横向送袋包装机构,包括外袋取料装置、外袋进料机构、内袋转移机构、对接导槽机构、填充整形机构、底座和控制系统;外袋取料装置、外袋进料机构、内袋转移机构、对接导槽机构和填充整形机构均设于底座上,由控制系统控制各部分的工作;
所述外袋取料装置设于外袋进料机构的前方,为外袋进料机构取出并供应外袋;所述内袋转移机构设于外袋进料机构的后方,为外袋填充转移供应已装内袋;所述对接导槽机构设于外袋进料机构和内袋转移机构的一侧,为外袋进料机构所供送的外袋和内袋转移机构所供应的已装内袋进行导向对接;所述填充整形机构设于对接导槽机构的后方,为对接导槽机构已导向对接的外袋与已装内袋进行填充整形。
进一步的,所述外袋取料装置包括外袋堆放仓、吸盘一、滑动块、横向导轨、纵向导轨、凸轮和电机;外袋堆放仓设于纵向导轨上方,横向导轨可上下滑动地设于纵向导轨上,滑动块可左右滑动地设于横向导轨上,吸盘一固定于滑动块上方,由电机带动凸轮的旋转;所述滑动块和横向导轨的下方均设有一个滚轮,两个滚轮与凸轮的边缘滚动接触,由凸轮的旋转带动横向导轨的向上滑动和滑动块的向后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外袋进料机构包括皮带传送装置、压轮、吸辊、吸盘二、吸辊驱动装置、座体和传感器;皮带传送装置、吸辊和吸辊驱动装置均设于座体上,压轮设于皮带传送装置的皮带上方,吸辊设于皮带传送装置的后方,吸盘二设于吸辊上,由吸辊驱动装置驱动吸辊的转动,由传感器感应外袋的位置,传感器连接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控制皮带传送装置和吸辊驱动装置的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内袋转移机构包括卡抓机构、转轴、转轴支撑座、旋转驱动装置、滑移座、水平移动导轨、前送驱动装置和底部支撑座一;水平移动导轨设于底部支撑座一上,滑移座可前后移动地设于水平移动导轨上,由前送驱动装置驱动滑移座在水平移动导轨上的前后移动;所述卡抓机构包括两个卡爪和卡爪夹紧驱动装置;转轴可转动地设于转轴支撑座中,卡抓机构设于转轴的前端,由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转轴的旋转,转轴支撑座固定在滑移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成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成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36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聚乙烯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