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造用计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2884.6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5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柳海;柳雯;夏雯;李秀;王君;郑佳佳;叶贞琦;石明靖;孟念亲;李全利;唐旭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南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B22D39/02 | 分类号: | B22D39/02;B22D2/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用计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测量铸造产品所需铸造金属体积的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行业在铸造产品时,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料,工业上通常会将废料回炉再熔铸,避免浪费,但在铸造金属义齿时,若将多余金属反复熔铸,金属本身会产生大量有毒物质,会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影响,由于铸造产品的体积小且每个产品的大小各异,因此铸造时所需的用量也是不统一的,使得铸造时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料,造成浪费,而加工义齿的金属(如黄金)通常价格较高,势必会影响厂商利润,也会增加用户负担,并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能够精准的测出铸造产品所需铸造金属体积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铸造用计量装置,底座上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上部水平固定有固定横梁,所述固定横梁两端各固定有一个量杯,所述量杯底部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连通管上设有连通阀,两个所述量杯的同样高度的杯壁上均设有引流管,两个所述量杯下方同样距离处各设有一个U型管,两个所述引流管分别与相应量杯下方的U型管的一端连通,所述U型管之间的立柱上竖直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上通过螺栓结构固定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两端水平延伸出量尺。
所述固定横梁通过定位螺钉固定在立柱,所述固定横梁上设有水平仪。
两个所述量杯内均设有取料网兜。
两个所述U型管底部均连通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有排液阀。
两个所述U型管和量杯为透明材质。
所述调节杆上设有水平仪。
基于铸造用计量装置的使用方法:
步骤1、将铸造用计量装置放置到水平的桌面上,拧松定位螺钉,通过水平仪使固定横梁处于水平状态后拧紧定位螺钉锁止固定横梁;
步骤2、将取料网兜放入量杯内,打开连通阀,关闭排液阀;
步骤3、向量杯内注入有色液体,使两个量杯的液体均由引流管溢出至U型管内;
步骤4、关闭连通阀,打开排液阀排出U型管内液体后再关闭排液阀;
步骤5、将需要铸造的物件模型放入其中一个量杯;
步骤6、调节量尺高度,使U型管内液体的液面均位于量尺所在位置;
步骤7、向另一个量杯内逐个放入铸造用金属块,直至与该量杯连通的U型管的液面高度到达或略超过标尺所在位置;
步骤8、拿出取料网兜取出金属块用于铸造。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精准的测量待 铸造产品所需的金属体积,避免浪费,特别应用到义齿铸造中,可以有效避免金属反复铸造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同时能够避免铸造金属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铸造用计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底座;2、立柱;3、固定横梁;4、定位螺钉;5、量杯;6、取料网兜;7、连通管;8、连通阀;9、引流管;10、U型管;11、排液管;12、排液阀;13、调节槽;14、调节杆;15、量尺;16、水平仪。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造用计量装置包括底座1、立柱2、固定横梁3、定位螺钉4、量杯5、取料网兜6、连通管7、连通阀8、引流管9、U型管10、排液管11、排液阀12、调节槽13、调节杆14、量尺15和水平仪16,立柱2竖直固定在底座1上,立柱2上部水平固定有固定横梁3,由于放置铸造用计量装置的桌面并非水平,因此立柱2上设有螺孔,固定横梁3通过定位螺钉4固定在立柱2的螺孔上,且固定横梁3上设有水平仪16,用于调节固定横梁3的水平度。
固定横梁3两端各固定有一个量杯5,量杯5采用透明材质,方便观察注入的液体量,两个量杯5大小、型号相同,在量杯5底部通过连通管7连通,连通管7上设有连通阀8,可以控制连通的时机。两个量杯5的同样高度的杯壁上均设有引流管9,并在每个量杯5下方的同样距离处各设有一个U型管10,两个引流管9分别与相应量杯5下方的U型管10的一端连通,U型管10另一端开口,U型管10竖直设置,并通过引流管9悬吊在量杯5的下方,为方便观察,U型管10为透明管体,为提高测量精度,U型管10可采用毛细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南医学院,未经皖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28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用地膜
- 下一篇:一种套袋器钩托的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