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互联网的报警服务信息发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80730.3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1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杨铭;刘行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奥尼克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00 | 分类号: | G08B25/00;G08B25/01;G08B29/0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林合 |
地址: | 610023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互联网 报警 服务 信息 发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报警服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报警服务信息发布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安防报警运营服务业从90年代开始起步,发展至今约二十余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照学照搬到自主创新、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历程,经过二十年发展,我国现今有专业从事2000家左右报警服务运营商,但就目前来看,对于安防服务、报警服务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安防服务、出警情况考核。由于各设备类型的相对独立,传统的做法是人为的随机抽查或手工记录并交专人核对记录,这样不但需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并且因为在考核过程中主要由人来执行,考核的误差难以把握,考核效果不尽人意;其次,对于报警系统产生的其他、比如故障信息,传统的做法是手工记录,这样不但不能保证每次故障监测的时效性,并且对故障检测的效果难以考核;同时,传统的运作模式,无法对这些信息进行智能分析,更不能对这些信息有选择的对外发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报警服务信息发布系统,该基于互联网的报警服务信息发布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要求,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报警服务信息发布系统,该基于互联网的报警服务信息发布系统包括报警探测器、报警主机及平台客户端;报警探测器与报警主机通过信号线连接,报警主机通过IP电话网或互联网连接至报警服务器;巡更记录仪连接巡更服务器,报警服务器与核心服务器连接,核心服务器通过报警服务器的报警数据采集系统、巡更服务器的巡更数据采集系统、故障的检修记录采集系统连接至数据服务器,数据服务器与平台服务器连接,平台客户端通过IP电话网和移动互联网与平台服务器连接;
平台客户端内部设置有主控单片机,主控单片机与定时清零模块、电源模块、光电控制继电器、显示模块、Zigbee收发模块、人数监控模块信号连接,Zigbee收发模块通过串口与主控单片机事项数据传输,光电控制继电器由用来隔绝单片机信号与继电器控制信号的光耦隔离电路以及直流控交流继电器组成,显示模块由LED数码管和显示译码芯片组成;
数据服务器内部设置有图像采集器及与图像采集器电连接的表情识别模块、违禁品定位模块、违禁品识别模块、动作识别模块、图像存储模块、图像分析模块;
平台客户端与Zigbee遥控器通过红外数据传输实现信号连接。
该基于互联网的报警服务信息发布系统具有的优点如下:
(1)该基于互联网的报警服务信息发布系统结合移动互联网与服务器采集报警服务器和巡更服务器的数据信息等,实现用户的警情上传到接警中心,接警中心出警,减少用户财产损失的目的,同时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客户端,及时了解到联网报警中心对用户的报警和服务信息,进而评价互联网报警服务中心的服务。
(2)该基于互联网的报警服务信息发布系统可以分别对被测目标的表情、所携带违禁品、动作、声音及脉搏数据进行危险分析,将其通过模型数值化得到各自的危险值,对所有危险值进行加权求和,并可根据总危险值的数据范围给出相应应对处理措施,实现了高可靠度的危险判决和预警。
(3)该基于互联网的报警服务信息发布系统引入了zigbee遥控器控制,和定时清零模块,大大减少了系统可能出现的风险,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智能化,另外加入了自适应清零算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同时系统引入了遥控器,自适应算法等最新技术,扩大了系统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基于互联网的报警服务信息发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为简单起见,以下描述中省略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某些技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奥尼克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奥尼克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0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铁车辆地面试验在线监测系统无线数据采集模块
- 下一篇:一种提醒方法以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