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洁型燃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76096.6 | 申请日: | 2016-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9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应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应才 |
| 主分类号: | C10L1/182 | 分类号: | C10L1/182;C10L1/222;C10L1/19;C10L1/236;C10L1/18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4430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燃油添加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油添加剂,特别涉及一种清洁型燃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内部会产生积碳,会慢慢吞噬发动机动力,降低燃油经济 性,恶化排放,以及导致一系列的发动机故障,燃油添加剂可清除积碳,提升动力,节省燃 油,降低噪音,防止燃油导致的发动机故障。
根据燃油添加剂的组成和在发动机中产生的不同功能,可分为两类:一是保洁型 燃油添加剂;二是清洗型燃油添加剂。其中清洁型燃油添加剂的原理是,借助很强的表面活 性,钻入积碳的孔隙,破坏其结构,并对这些积碳微粒进行分割包围,逐渐把这些积碳微粒 从金属表面溶解下来,与燃油一起高温燃烧后通过尾气排出。
申请号为CN201510027116.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化学燃油添加剂,所述的化 学燃油添加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聚氨酯20%~34%;聚异丁烯胺23%~40%;二 茂铁39%~53%;而所述的复合型燃油添加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包括以下组分:物理燃油添 加剂60~80%;所述包括聚氨酯、聚异丁烯胺和二茂铁的化学燃油添加剂20~40%,制得的燃 油添加剂节油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申请号为CN200810200257.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纳 米镍燃油添加剂,其成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0.3%~0.8%金属镍纳米粉末、5% ~10%甲基叔丁醚、10%~15%C5醇、5%~10%C6醇、53.2%~72.7%甲醇、5%~8%火箭 推进剂和2%~3%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无机盐。以上方法制得的燃油添加剂节油率有待进一 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洁型燃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燃油 添加剂通过组分之间达到减少沉积量和提高节油率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清洁型燃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计,将54~72份碳酸二甲酯、8~18份聚乙丁烯胺、2~10份已二酸二辛酯、 2~14份过氧化叔丁基醚、14~29份三乙醇胺置于反应釜中,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 一;
(2)将反应釜中的温度加热至30~35℃,向步骤(1)所得混合物一中加入5~18份硝酸 乙酯、1~8份二壬基萘磺酸钡、4~13份乙酰丙酮、3~1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7~14份甘油单 硬脂酸酯,超声,保温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二;
(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二沉降后过滤灌装,即得所述清洁型燃油添加剂。
优选的,上述步骤(1)中搅拌速率为300~500r/min。
优选的,上述步骤(1)中搅拌时间为30~60min。
优选的,上述步骤(2)中超声时间为5~15min。
优选的,上述步骤(2)中保温时间为20~40min。
优选的,上述步骤(2)反应釜中压力为0.8~1.2MPa。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得的燃油添加剂喷嘴积碳模拟实验中沉积量减少率在84.3~86.2%之间,发 动机积碳模拟实验中沉积量减少率在65.0~66.8%之间,节油率在13.2~14.9%之间;通过 组分之间达到减少沉积量的效果,解决了因油品不高造成的积碳焦质过多带来的机械损 伤,同时能够提高节油率,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清洁型燃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计,将54份碳酸二甲酯、8份聚乙丁烯胺、2份已二酸二辛酯、2份过氧化叔 丁基醚、14份三乙醇胺置于反应釜中,室温下搅拌30min,搅拌速率为300r/min,得到混合物 一;
(2)将反应釜中的温度加热至30℃,向步骤(1)所得混合物一中加入5份硝酸乙酯、1份 二壬基萘磺酸钡、4份乙酰丙酮、3份聚乙烯醇缩丁醛、7份甘油单硬脂酸酯,超声5min,保温 20min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二,其中反应釜中压力为0.8MPa;
(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二沉降后过滤灌装,即得所述清洁型燃油添加剂。
实施例2
一种清洁型燃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应才,未经刘应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60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