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载智能中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3487.2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6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林敏;李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达机电技术开发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B60R25/102 | 分类号: | B60R25/102;B60R25/30;B60R1/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1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载 智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车载智能中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车的购买量越来越大,汽车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然而,许多中低档车由于制造成本有限,智能化水平并不高,这就迫切要求车辆的快速智能化的产生。部分高档车的智能化水平高,但价格昂贵,且智能化需求往往智能被动接受,不能主动配置。因此,可拆卸、可定制的基于嵌入式车载控制系统的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成本低、性价比高、实用性好、功能齐全的汽车车载智能中控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一种汽车车载智能中控系统,包括主控单元、通信单元、功能模块和显示单元,所述通信单元、功能模块和显示单元分别连接主控单元,所述功能模块包括防盗监控单元和测距单元,所述主控单元通过通信单元与用户手机之间实现数据通信。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防盗监控单元包括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检测到振动信号后,主控单元通过通信单元向用户手机发送预警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地,所述防盗监控单元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振动传感器检测到振动信号后,主控单元控制摄像头对车内情况进行录像,并传输至用户手机。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连接主控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根据摄像头的像素进行设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测距单元采用多个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多个激光测距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汽车四周。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单元采用ARM嵌入式系统。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通信单元采用4G通信模块,所述4G通信模块与主控单元之间采用串口通信连接。
本发明可将车辆状态通过预警短信的方式发送到用户手机,并在汽车被盗时能接收车辆被盗的相关视频图像,方便车主及时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车辆的安全;同时通过安装在汽车四周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可在显示屏上模拟显示出汽车与周围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和状况,方便了车主的驾驶操控性;系统各模块之间连接方式简单,便于对汽车中控系统的升级改造,成本低,性价比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系统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振动传感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一种汽车车载智能中控系统,包括主控单元、通信单元、功能模块和显示单元,所述通信单元、功能模块和显示单元分别连接主控单元,所述功能模块包括防盗监控单元和测距单元,所述主控单元通过通信单元与用户手机之间实现数据通信。
所述防盗监控单元包括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检测到振动信号后,主控单元通过通信单元向用户手机发送预警信息。
所述防盗监控单元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振动传感器检测到振动信号后,主 控单元控制摄像头对车内情况进行录像,并传输至用户手机。系统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连接主控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根据摄像头的像素进行设定。
所述测距单元采用多个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多个激光测距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汽车四周。
所述通信单元采用4G通信模块,所述4G通信模块与主控单元之间采用串口通信连接。所述中控系统中4G通信模块采用华为ME906E模块,使车载系统具有加收手机短信功能。
所述主控单元采用ARM嵌入式系统,所述ARM嵌入式系统采用S3C6410处理器和ARM1176JZF-S内核,其与4G通信模块之间通过USB2.0进行连接。
如图2,为中控系统中振动传感器电路图,为避免振动传感器受到外界干扰发生误触发,电路中采用电压比较器LM393对振动产生的开关量信号进行预处理,过滤干扰信号,然后通过ARM嵌入式系统中集成的A/D转换器对信号采样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对离散信号进行处理,当数字量超过某一阈值时,ARM嵌入式系统开启摄像头进行录像。
所述测距单元采用HJ-40A激光测距传感器,该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数据输出口为串口UART或串口RS232,ARM嵌入式系统通过串口RS232读取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检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达机电技术开发服务中心,未经四川航达机电技术开发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34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