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用菌肥颗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7181.6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7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铁斌;牛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绿亨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用 菌肥 颗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农用菌肥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肥料是粮食增产的重要保障,当今世界上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占50%。中国是世界上施肥最多的国家,但是目前我国化肥总量不足、施肥和肥料结构不合理、肥料分配区域不平衡、浪费严重等现象,化学肥料的利用率低,施用后没有被作物吸收利用的肥料大量进入环境,对环境造成污染。不仅破坏了土地资源,而且对人类健康也构成了威胁。据统计,化肥的当季利用率,氮约为30%-35%,磷约为10%-20%,钾约为35%-50%,其中氮肥的损失最为严重。养分的流失加速了湖泊富营养化和生态的失调,加剧了环境的污染。因此,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菌肥作为一种环保型的高新技术产品,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和施肥次数,节省劳动力,减少对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等优点,是科学施肥技术的载体和肥料发展的一个趋势。
由于近年来环境的恶化,土壤中还有大量的重金属,植物吸收之后会在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农用菌肥颗粒的制备方法,促进作物生长,减少病除害,提高产量,削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农用菌肥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取豆饼40-50份,鸡肝10-20份,葡萄糖1-5份,氨基酸3-7份,氯化钠2-3份,水5-10份,混合均匀,粉碎,灭菌,加入种子液质量份0.5-1份发酵,制成菌液1;
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地衣芽孢杆菌中的一种以上,菌种经斜面活化、摇床培养制备成种子液;
(2)取米糠40-50份,酒糟5-10份,葡萄糖1-5份,氯化钠1-2份,水5-10份,混合均匀,粉碎,灭菌,加入种子液质量份0.5-1份发酵,制成菌液2;
菌种为淡紫拟青霉、巨大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中的一种以上,菌种经斜面活化、摇床培养制备成种子液;
(3)取野菊花,毛冬青,使君子,五倍子,山药,质量比为1:3:2:2:10,混合均匀,粉碎到10-50目,制成中药粉备用;
(4)将菌液1、中药加入无机肥,菌液1、中药、无机肥的质量比为1:10-20:100,混合均匀,放入造粒机造粒,用蔗糖为包膜,肥料内核是粒径为2-3mm的圆球型颗粒状肥料;
(5)再将菌液2、理化调节因子加入无机肥,菌液2、理化调节因子、无机肥的质量比为1:10-20:100,放入包肥机中,再把步骤(4)中包好肥料内核放入包肥机中进行包肥,用邻菲咯啉包膜,制成4-5mm的球形肥料颗粒。
优选地,步骤(5)所述的理化调节因子由碳酸钙、氨基三乙酸按照质量比10:2-3组成。
优选地,步骤(1)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地衣芽孢杆菌同时使用时,质量比为1:2:5。
优选地,,步骤(2)淡紫拟青霉、巨大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同时使用时,质量比为1:4:3。
优选地,步骤(1)、(2)中发酵条件为先在20-25℃、PH=6-8条件下发酵6小时,然后调节40℃、PH=7.1-7.5条件下发酵10天,每天翻动1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菌肥颗粒中添加各种活菌、调节因子,既可用于底肥,也可用于追肥,促进作物生长,减少病除害,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削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
2.本发明菌复配使用,能够解磷、解钾、固氮,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抗病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3.邻菲咯啉用于包膜,既可以保护菌肥的活性,又可以在使用时与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络合;理化调节因子中氨基三乙酸与土壤中的重金属螯合,几种物质搭配使用,更有效的削减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按重量份取豆饼40份,鸡肝10份,葡萄糖1份,氨基酸3份,氯化钠2份,水5份,混合均匀,粉碎,灭菌,加入种子液质量份0.5份发酵,制成菌液1,发酵条件20℃、PH=6条件下发酵6小时,40℃、PH=7.1条件下发酵10天,每天翻动1次。
种子液制备: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地衣芽孢杆菌同时使用,质量比为1:2:5,菌种经斜面活化、摇床培养制备成种子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绿亨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绿亨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71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