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鹿茸中活性物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4593.4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9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江福如;辛精卫;姜鑫;葛晶;魏丽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标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32 | 分类号: | A61K35/32;C12P21/06;A61K38/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赵晓丹 |
地址: | 13004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鹿茸 活性 物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物质提取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提取鹿茸中活性物 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鹿茸是指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梅花鹿、马鹿在 生下后8-10月龄的雄性小鹿,额部开始突起,形成长茸基础,2足岁以后, 鹿茸分岔,鹿茸以3-6年所生的为佳。鹿茸是名贵药材。鹿茸性温而不燥, 具有振奋和提高机体功能,对全身虚弱、久病之后患者,有较好的强身作用。 药物分析表明,鹿茸中含有多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物质,其中含有的雌激 素、孕酮等对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次黄嘌呤、尿嘧啶、胆 固醇、对羟基苯甲醛等具有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抗衰老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 子-1(IGF-1)是生长调节素的一种,无论是在活体内还是对离体培养的组织和 细胞均能表现出一定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有着特殊的 疗效。鹿茸中合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 磷、镁、钠等成分,鹿茸的化学成分:富含氨基酸、胆甾醇肉豆蔻酸酯、胆 甾醇油酸酯、胆甾醇棕相酸酯、胆自醇硬脂酸酯、蛋白质、溶血磷脂酰胆碱、 肉豆蔻酸和十五烷酸等物质。
传统的加工方法得到的鹿茸产品加工方式粗放落后,易使鹿茸中的一些 活性成分损失而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采用先进有效的分离技术对鹿茸中 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及其活性分析,对科学地利用中国的珍贵中药鹿 茸资源,提高其附加值及促进中药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取鹿茸中活性物质的方法,该方法使得鹿 茸的水解率高,能有效的保持鹿茸的活性成分,且可同时获得鹿茸脂溶成分 与水溶性成分,另外,该方法条件简单,易于实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提取鹿茸中活性物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新鲜鹿茸去毛、洗净、切片备用;
2)向步骤1)所得鹿茸片中加入乙醇与水的混合液,混合液中乙醇与水 的体积比为0.8-1.1~0.8-1.1,在40-60MPa压力下进行提取,过滤,分别收取 澄清液体和残渣,并在4℃条件下保存备用;
3)将步骤2)所得澄清液体在-50℃~-70℃温度下冷冻干燥,得到的冻干 粉即为鹿茸中非水溶性成分活性物质中有效成分提取物。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种提取鹿茸中活性物质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4)向步骤2)中所得残渣中加水,残渣与水的体积比为1:15~1:20,在 35~40℃温度下搅拌均匀,得残渣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向残渣溶液中加入碱 性蛋白酶,再加入KOH至PH为7.5~8.5,进行酶解反应;
5)酶灭活:向步骤4)所得物中加入HCl,至PH小于7,于40℃温度 下保持25~30min,离心过滤取澄清液体,将液体冻干,得到活性物质蛋白多 肽提取物;
优选地,步骤2)中,鹿茸片与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20~1:30;提取的时 间为5~15min。
优选地,步骤2)中,所得澄清液体与残渣的质量比为3:1~4:1。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为20~25min。
优选地,步骤4)中,碱性蛋白酶选自碱性内切蛋白酶或胰蛋白酶;所述 碱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为残渣质量的0.8%~1%。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酶解反应的时间为2~3h。
进一步地,除非有特殊说明,本发明中的碱性蛋白酶如碱性内切蛋白酶 或胰蛋白酶均为市售,如包括但不限于购自吉宝(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进一步地,本发明方法中的在40~60MPa下提取是指可使用任何合适的 压力可达40~60MPa的压力设备。
进一步地,本发明方法中的压力可优选在50MPa下进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标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吉林省标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45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