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固体危险品燃烧速率试验的滴液漏斗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0113.7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42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严春;麦冬;商杰;霍力;何流;肖焕新;李一明;姚戈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危险品检测技术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械工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5104 | 代理人: | 刘小萍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固体 危险品 燃烧 速率 试验 漏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固体危险品燃烧速率试验的滴液漏斗。
背景技术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实验和标准手册中第三部分第33节规定了对易燃固体进行分类的实验方法,该方法要求通过阻燃实验确定易燃固体(金属粉除外)的包装类别。在阻燃实验中,要求将1毫升湿润剂准确的滴加在被测物堆垛的脊上,面积要尽量的小并防止从堆垛的两侧流失,确保堆垛物质的剖面全部湿润。点燃堆垛物质,观察湿润段是否阻止火焰传播4分钟以上。易于燃烧的固体物质堆垛,如在100毫米长的时间测定距离内,燃烧时间小于45秒,且湿润段未能阻止火焰传播4分钟以上,则该物质应划入Ⅱ类包装。如在100毫米长的时间测定距离内,燃烧时间小于45秒,且湿润段阻止火焰传播4分钟以上,则该物质应划入Ⅲ类包装。为对于滴加湿润剂操作要求,目前并没有相关的实验装置,普遍采用的是人用管滴以手动的方式进行。手动操作的方式随意性较大,往往出现由于定位不准确,没有准确地滴在测试物质堆垛的脊上、几次液滴没有滴在同一位置或湿润剂滴在被测物质堆垛上形成的面积过大等情况,实验的准确性和重现性较差,不能满足实验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固体危险品燃烧速率试验的滴液漏斗,用以满足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实验和标准手册中易燃固体进行分类的实验方法中对滴加液位置的操作要求,避免了手动方式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大大提高了对易燃固体分类实验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种用于固体危险品燃烧速率试验的滴液漏斗,它由支撑脚架(2)、倒金字塔型液体收集槽(1)和瞄准杆(3)构成,倒金字塔型液体收集槽(1)的塔尖由四条棱柱(1-1)构成,四条棱柱(1-1)的底部连接导流柱(1-2),导流柱(1-2)底端为尖端,倒金字塔型液体收集槽(1)的塔底与支撑脚(2)固定连接,塔底侧边固定有两个瞄准杆(3),瞄准杆(3)的底端为尖端,导流柱(1-2)的尖端位于两个瞄准杆(3)的尖端连线上。
所述导流柱1-2的中心线位于倒金字塔型液体收集槽1的中心垂线上,导流柱的尖端距离支撑水平面大于15mm。
所述棱柱1-1与倒金字塔型液体收集槽1的顶面角度为30°~60°。
所述瞄准杆3为方形结构,底端为尖底。
所述两个瞄准杆3的位置分别位于倒金字塔型液体收集槽1顶面侧边的正中间,与倒金字塔型液体收集槽1顶面相互垂直,两个瞄准杆3的尖端连线与倒金字塔型液体收集槽1的中心垂线相交,瞄准杆的尖端最尖处距离支撑水平面10mm。
本发明漏斗可由金属材质或是塑料材质制造,实验时根据湿润剂的性质选用不同材质的漏斗。
本发明漏斗可架置于被测物质堆垛的上方,通过在堆垛平台上的滑动准确的调节并固定湿润剂滴加的位置,其倒金字塔型液体收集槽的尖端的最尖恰好可以与被测物质堆垛的脊接触,确保滴加的液体准确落在被测物质堆垛的脊上。
使用本发明滴液漏斗,可以满足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实验和标准手册中易燃固体进行分类的实验方法中对滴加液位置的操作要求,避免了手动方式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大大提高了对易燃固体分类实验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滴液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滴液漏斗在使用状态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滴液漏斗由支撑脚2、倒金字塔型液体收集槽1、瞄准杆3构成,倒金字塔型液体收集槽1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支撑脚架2,倒金字塔型液体收集槽1的塔尖包括有四条棱柱1-1,四条棱柱1-1的底部连接导流柱1-2,导流柱1-2底端为尖端,湿润剂从倒金字塔型液体收集槽的塔底附近部滴入,湿沿着倒金字塔型收集槽汇聚于棱柱1-1,由棱柱1-1引流至导流柱1-2,最后由导流柱的尖端滴入下方的被测物质堆垛上。倒金字塔型液体收集槽1的塔底侧边固定有两个瞄准杆3,瞄准杆3的底端为尖端,导流柱1-2的尖端位于两个瞄准杆3的尖端连线上。
在进行联合国危险货物易燃固体分类实验时,将被测物质堆垛4放置在测试平台上后,将本漏斗的支撑脚横跨被测物质堆垛4的两边架置于被测物质堆垛4的上方,移动至需要滴加湿润剂的位置,通过两个瞄准杆3的尖端连线与被测物质堆垛4的脊保持在同一直线上,使倒金字塔型液体收集槽1的导流柱1-2最尖处与被测物质堆垛4的脊对齐,然后逐滴从倒金字塔型液体收集槽的塔底附近滴加湿润剂,湿润剂湿沿着倒金字塔型收集槽汇聚于棱柱1-1,由棱柱1-1引流至导流柱1-2,最后由导流柱的尖端滴入下方的被测物质堆垛上。待1毫升湿润剂滴加完毕后,移除本漏斗。点燃被测物质堆垛,记录燃烧时间和阻燃时间,依据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实验和标准手册中第三部分第33节中对易燃固体进行分类的实验的判定方法对被测物质进行判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危险品检测技术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械工业研究院,未经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危险品检测技术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械工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01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