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用隔热保温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0103.3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7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叶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键衡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隔热 保温 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尤其是一种船舶用隔热保温涂料。
背景技术
船舶是水上运输和工程作业的主要工具,其种类繁多、数目庞大。从功能上讲,船舶大致分为客船、货船、油船、汽车运输船、集装箱运输船、冷藏船、军舰、工作船等。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船舶的现代化、高速化、高效率及环保化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船舶涂料也在不断进行更新换代和研究开发。
船舶的钢铁结构材质因热胀冷缩长久下来会导致金属产生疲劳,进而发生其材质表面油漆爆裂剥落,水分子及氢、盐酸等进入接触钢铁表面,导致粉化、腐蚀生锈,从而严重降低了船舶的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经济的发展,有必要开发出一种船舶用隔热保温涂料。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船舶用隔热保温涂料。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用隔热保温涂料,按重量份配比包括如下组分:
二氧化硅凝胶:40-50份;
羟基碳纳米管:1.2-1.6份;
环氧树脂:3-5份;
苯丙乳液:1.6-2.2份;
丙二醇:2-3份;
纳米二氧化钛:0.8-1.2份;
聚醚醚酮纤维:1-2份;
聚丙烯酰胺:1.2-1.6份;
水性聚氨酯:1.5-2.5份;
水:8-10份;
分散剂:0.5-1份;
消泡剂:0.5-1份;
流平剂:0.5-1份;
增塑剂:0.5-1份;
增稠剂:0.5-1份;
偶联剂:0.5-1份。
所述二氧化硅凝胶由以下方法制备:将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以及水按照摩尔比为1:6:4的比例在45-55℃下搅拌15-35min,得到搅拌均匀的混合溶液,然后加入0.1mol/L的盐酸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3-4,保温反应2-4h后,加入0.1mol/L氨水,将溶液体系的pH值调节至7-8,继续保温搅拌15-35min,即可制得所述的二氧化硅凝胶。
所述环氧树脂为水性环氧树脂,例如湛新树脂(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性环氧树脂EP385或EP401。
所述分散剂为分散剂BYK191(毕克化学);所述消泡剂为消泡剂BYK-012或BYK-015(毕克化学);所述流平剂为流平剂LA50(美国OMG)。
所述增塑剂为环氧大豆油。
所述增稠剂为甲基羟乙基纤维素。
所述偶联剂为乙烯基三过氧化叔丁基硅烷。
所述隔热保温涂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按照重量配比称取所需原料,室温下在水中加入分散剂,分散均匀后,搅拌下加入二氧化硅凝胶、羟基碳纳米管、环氧树脂、丙二醇、纳米二氧化钛、聚醚醚酮纤维、聚丙烯酰胺,搅拌混合均匀后,接着加入苯丙乳液、水性聚氨酯、消泡剂、流平剂、增塑剂、增稠剂、偶联剂,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所述隔热保温涂料。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性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涂料具有优良的散热隔热性能,对可见-近红外光的反射率超过86%,涂布于船舶表面后可以有效降温15-25℃,可以避免船舶的钢铁结构材质因热胀冷缩长久下来会导致金属产生疲劳,进而发生其材质表面油漆爆裂剥落,水分子及氢、盐酸等进入接触钢铁表面,导致粉化、腐蚀生锈现象,延长了船舶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涂料,安全环保,渗透性好,可以与基材栓固结为一体,进一步增强对基材的保护力度,同时还具有优良的耐盐水腐蚀性能,在盐水中浸泡25h后涂层的硬度和附着力基本不变,仍然保持良好的性能;具有良好的耐候性,涂层在经过60℃RH96%耐湿热测试720h后和360h紫外老化后,其对可见-近红外光的反射率和降温效果基本不变;表面抗拉强度/MPa高于50,具有优良的磨损及耐撞击性;总体性能优越,可以延长船舶的使用寿命,是一种适用于船舶的环保涂料;并且本发明的涂料,其制备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条件温和,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具有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船舶用隔热保温涂料,按重量份配比包括如下组分:
二氧化硅凝胶:40份;
羟基碳纳米管:1.2份;
水性环氧树脂EP385: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键衡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键衡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01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绘画用不褪色矿物质颜料
- 下一篇:一种辣椒红色素黄红分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