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印度梨形孢和三氯异氰尿酸联合防治烟草青枯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7821.5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6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苏珍珠;楼兵干;王洪凯;曹以衬;高其康;林福呈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印度 梨形孢 三氯异 氰尿酸 联合 防治 烟草 青枯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印度梨形孢和三氯异氰尿酸联合防治烟草青枯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烟草种子播种于混有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a)菌丝的育苗基质中,成苗后移栽至大田;(2)移栽前,用三氯异氰尿酸药液浇灌烟草苗移栽用洞穴;移栽后10‑15天,再用三氯异氰尿酸药液进行灌根处理。本发明使用的印度梨形孢不受农药三氯异氰尿酸抑制,可与三氯异氰尿酸联合使用,应用于烟草青枯病的防治。印度梨形孢与三氯异氰尿酸联合使用对青枯病的防控起到增效作用,其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印度梨形孢或三氯异氰尿酸的防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印度梨形孢和三氯异氰尿酸联合防治烟草青枯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烟草青枯病是烟草上一种重要土传细菌病害,目前防治的方法大多数集中在化学防治方面,然而大量的使用农药,不仅容易造成农药残留,污染水资源,污染环境,而且长时间的使用还容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为病害的持续防治带来困难。
近年来,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对病原菌产生各种不利作用(抗菌,溶菌、竞争、重寄生)从而减少病原物的数量来消弱其致病性;同时,用于生物防治的有益微生物还能诱导或增强植物抗病性,通过改变植物与病原菌的相互关系,延缓或者抑制病害的发生。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烟草青枯病生物防治方面,枯草芽孢杆菌Y1336、荧光假单胞杆菌、多粘类假单胞杆菌都能够很好的抑制青枯病原菌,但是仅用这些有益细菌,不能达到生产上所要求的防治效果。这些细菌不能与防治青枯病菌的农药共同使用,因为对烟草青枯病菌有防控作用的农药,往往也对具有生防作用的有益细菌具有抑制作用。
公告号为CN 103270915 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治烟草青枯病的方法,包括:(1)在烟苗移栽时,将立枯净和水按照重量比1∶800~1200的比例稀释配制成立枯净药液对烟苗进行灌根,每株烟苗灌根40~60ml药液;(2)在烟株发病初期,将百抗和水按照重量比1∶500~1000的比例配制成百抗药液淋施发病烟株的根茎部,每株烟株淋施75~150ml药液。其中立枯净的有效成分为:4%稻瘟净、32%福美双、14%甲霜灵;百抗的有效成分为:枯草芽孢杆菌B908。该发明采用移栽时用立枯净灌根(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百抗淋施根茎部(生物防治)联合处理的方式,有效控制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和蔓延。但是该方法依然无法克服上述的生防菌与农药不能共同使用的缺陷。
印度梨形孢菌是一种重要的有益内生真菌,能够定殖在多种植物根的表皮和皮层细胞内和细胞间隙,提高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抗性。印度梨形孢帮助植物抗逆的机制涉及提高植物抗氧化能力,诱导抗逆基因表达,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病性。印度梨形孢不同于丛枝菌根真菌,它可在培养基上生长,这就为该菌在农业和园艺业的大面积应用提供可能。
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为201410092267、201410092269、201410093085)公开了通过用过滤后的印度梨形孢菌丝悬浮液浇灌4叶期的烟苗,待印度梨形孢定殖后移栽烟苗,从而降低烟叶中铬、镉、铅含量的方法。上述专利为印度梨形孢应用到烟草培育中提供了技术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印度梨形孢和三氯异氰尿酸联合防治烟草青枯病的方法,结合了印度梨形孢生物防治和农药三氯异氰尿酸的化学防治,克服现有技术中生防菌与农药不能共同使用的缺陷。
一种利用印度梨形孢和三氯异氰尿酸联合防治烟草青枯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烟草种子播种于混有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a)菌丝的育苗基质中,成苗后移栽至大田;
(2)移栽前,用三氯异氰尿酸药液浇灌烟草苗移栽用洞穴;移栽后10~15天,再用三氯异氰尿酸药液进行灌根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78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秧苗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苗木培养的大棚设施及其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