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抽真空控制的双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7145.1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0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华隆政;何远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瑞通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14 | 分类号: | B22D17/14;B22D17/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276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真空 控制 双油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抽真空控制的双油缸,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并排设置,第一油缸的有杆腔通过第一油道与第二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一油缸的无杆腔通过第二油道与第二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并与第二油缸的活塞杆相平行,第一油缸活塞杆的直径大于第二油缸活塞杆的直径,在所述第二油缸活塞杆的上端安装阀芯。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与抽气板结合容易,并且所组成的真空阀自动化程度高、准确可靠性好,而且无故障产生,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充填全过程抽真空,避免了传统真空阀难以控制关闭时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抽真空控制的双油缸。
背景技术
目前,曲轴箱、变速箱等产品的加工通常采用抽真空式压铸模来实现,该压铸模抽真空的时机由真空阀控制。传统搓衣板式或行业通用真空阀主要存在以下的不足:
1、抽气截面积太小,不能在铝液充填模具型腔的短时间(30-80ms)内达到完全抽出型腔内气体的目的,如果增大截面积,铝液易跑入抽气管道内引起堵塞故障。
2、真空阀的关闭时间难以控制,关闭太早没达到充型全过程抽气的目的,不能实现抽真空的效果;关闭太晚会导致铝液进入抽气管道内引起管道堵塞故障。
3、传统真空阀故障频率高,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抽真空控制的双油缸。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抽真空控制的双油缸,其特征在于: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并排设置,第一油缸的有杆腔通过第一油道与第二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一油缸的无杆腔通过第二油道与第二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并与第二油缸的活塞杆相平行,第一油缸活塞杆的直径大于第二油缸活塞杆的直径,在所述第二油缸活塞杆的上端安装阀芯。
本发明和抽气板配合使用组成联通式真空阀,抽气板上开设有从前往后延伸的第一抽气通道,第一抽气通道的前端通过模具顶部设置的第二抽气通道与模具的型腔连通;在抽气板的前部开有第一竖孔,该第一竖孔的上端口与第一抽气通道相通,在抽气板的后部开有第二竖孔,第二竖孔的上端口与第一抽气通道的后端连通,抽气板的后端开有横孔,该横孔的前端口与第二竖孔连通,横孔的后端口贯通抽气板的后端面,并通过管路与抽真空泵连接。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伸入第一竖孔中,第二油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伸入第二竖孔中,阀芯在第二油缸活塞杆的带动下能够上下运动,使第一抽气通道与横孔之间的通路断开或导通。
在铝液充填模具型腔的时候,抽真空泵通过抽气板上的横孔、第二竖孔、第一抽气通道以及模具上的第二抽气通道对模具的型腔进行抽真空,当铝液充满模具型腔后,铝液沿着第二抽气通道向抽气板上的第一抽气通道流动,铝液流经第一竖孔位置时,会对第一油缸的活塞杆施加向下的压力,自动触发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向下运动,利用连通器的原理,第一油缸的活塞杆通过液压油推动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向上运动,使阀芯关闭第一抽气通道与横孔之间的通路。由于铝液触动第一油缸的活塞杆时模具型腔已得到完全充填,从而保证了充填全过程抽真空,避免了传统真空阀难以控制关闭时间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为相互平行的直线型结构,各油道均垂直于第一油缸的活塞杆。
为了简化结构,方便装配,使阀芯与第二油缸的活塞杆连接牢靠,所述阀芯为短圆柱结构,第二油缸活塞杆的上端伸入阀芯中,两者螺纹配合。
为了使结构更加紧凑,所述第一油缸的缸体和第二油缸的缸体为共壁式一体结构,在共壁上开设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
为了便于装配,所述第一油缸的缸体和第二油缸的缸体为分体结构,第一油缸的缸体通过两根油管与第二油缸的缸体连接,这两根油管的内孔分别形成为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瑞通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瑞通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71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