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炉渣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5176.3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7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徐芳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B3/06 | 分类号: | C21B3/06;C21B3/08;F22B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渣 余热 梯级 利用 系统 | ||
1.一种高炉渣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包括分离器(1)、熔融高炉渣粒化装置(2)、余热锅炉(3)、汽轮机(4)、凝汽器(5)、发电机(6)、集气罩一(7)、集气罩二(8)、渣坑(9)、风室二(10)、送风机(11)、冷却机(12)、风室一(13)、循环风机(14)、除尘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高炉渣粒化装置(2)连接分离器(1),使熔融高炉渣和雾化介质进入熔融高炉渣粒化装置(2)进行粒化,产生的高温渣粒和热风进入分离器(1)中进行气固分离;所述分离器1渣粒排出管与集气罩一(7)相连,分离器(1)气体排出管与余热锅炉(3)入口二连接,使高温渣粒经分离器(1)渣粒排出管穿过集气罩一(7)落到位于集气罩一(7)内的冷却机(12)前端,热风经分离器(1)气体排出管进入余热锅炉(3);所述冷却机(12)下方气体入口前部连接风室一(13)出口,风室一(13)入口连接循环风机(14)出口,集气罩一(7)入口连接冷却机(12)上方气体出口前部,集气罩二(8)入口连接冷却机(12)上方气体出口后部,冷却机(12)下方气体入口后部连接风室二(10)出口,风室二(10)入口连接送风机(11)出口,使高温渣粒随冷却机(12)从前端往后端缓慢移动过程中,来自下方风室一(13)的循环冷却风和来自风室二(10)的环境冷风向上穿过渣粒层进行换热,冷却后的渣粒掉入冷却机(12)末端连接的渣坑(9)内;所述余热锅炉(3)尾气出口连接除尘器(15)入口,除尘器(15)出口连接循环风机(14)入口,集气罩一(7)出口连接余热锅炉(3)入口一,使高温的热风经集气罩一(7)收集后进入余热锅炉(3),热风放出热量后进入除尘器(15)除去粉尘后经循环风机(14)再次送入风室一(13),另一部分较低温度的热风经集气罩二(8)收集后送往热风炉使用;所述余热锅炉(3)通过凝汽器(5)连接汽轮机(4),使来自凝汽器(5)凝结水出口的凝结水进入余热锅炉(3)中吸热,转变为额定参数的蒸汽后进入汽轮机(4)膨胀做功,汽轮机(4)通过轴与发电机(6)连接,带动发电机(6)发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渣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高炉渣粒化装置(2)的雾化介质为空气或携带有水滴的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渣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12)为移动床换热型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渣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室一(13)和风室二(10)之间设有风压平衡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渣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机(14)为可调节风量的循环风机,所述送风机(11)为可调节送风量的送风机,通过调节循环风机(14)和送风机(11)的风量控制余热锅炉(3)的蒸汽参数和送往热风炉的热风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51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