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豆浆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1979.1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0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德军 |
主分类号: | A23C11/10 | 分类号: | A23C1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世静 |
地址: | 277000 山东省枣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浆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豆制品加工作坊和工厂所使用的大豆磨浆机,具体涉及一种豆浆机。
背景技术
市场上和目前用户使用的豆浆机,上部是加料斗,中间是一动一定两个磨片,下部是电机、大豆和水,从料斗加入通过中间磨片研磨后,再通过离心、甩干将豆渣甩出出渣口。
这种豆浆机不能一次把豆浆提取干净,用户需要把甩出来的豆渣再一次在和渣机中加水和匀后,加入豆浆机中研磨,需要至少三次才能提取干净。基于豆制品加工作坊和工厂生产量大,这样大大增加了劳动强度、浪费电能、耗费时间长。
在和渣加水过程中,会有不少水、渣、豆浆溅到工作人员的身上和地上,导致地面上存在渣水,也不卫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提供一种豆浆机可以一次把豆浆提取干净、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电能、干净卫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豆浆机,包括大豆研磨装置、豆浆循环装置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豆研磨装置包括料斗(1)、研磨结构(第一研磨结构2、第二研磨结构4)、滤浆结构(第一滤浆结构3、第二滤浆结构5)、和出渣口(17);所述的豆浆循环装置包括集浆槽(23、18)、豆浆泵(22)、低浓度豆浆回流管道(21)。
所述的研磨结构(第一研磨结构2、第二研磨结构4)是由定磨片(10、13)和螺杆式磨片(9、14)一一对应组成的;所述的第二研磨结构(4)装置有磨片夹紧件(19)。
所述的滤浆结构(第一滤浆结构3、第二滤浆结构5)是由滤壳(11)和滤网(24)组成,滤浆结构内部中轴上有出水口。
所述的豆浆泵其结构为二进二出。
所述的滤浆结构(第一滤浆结构3、第二滤浆结构5)外部装置有透明的防护装置,该防护装置罩与集浆槽(23、18)连接。
所述的动力装置为电机(8),同时为大豆研磨装置和豆浆循环装置提供动力。
所述的集浆槽(23、18)底部装置有滤网。
所述的豆浆机为卧式结构。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
(1)二级研磨装置,可以一次把豆浆提取干净,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2)一个动力装置同时为大豆研磨装置和豆浆循环装置提供动力,节约电能;
(3)滤浆结构(第一滤浆结构3、第二滤浆结构5)外部的透明的防护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豆浆外溅,干净卫生;
(4)集浆槽底部的滤网和豆浆循环装置能够保证产出豆浆的浓度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该发明的研磨结构和滤浆结构的细节图。
附图标记:料斗1、第一研磨结构2、第一滤浆结构3、第二研磨结构4、第二滤浆结构5、进水口6、豆浆泵7、电机8、螺杆式磨片9、定磨片10、滤壳11、出水口12、定磨片13、螺杆式磨片14、出水口15、出渣口17、集浆槽18、磨片夹紧件19、豆浆出口20、低浓度豆浆回流管道21、集浆槽23、滤网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的豆浆机采取卧式结构,分为两个研磨和滤浆结构,第一研磨结构(2)上有加料斗(1),内部有两个完全有别于现有豆浆机磨片的研磨结构,即定磨片(10、13)和螺杆式磨片(9、14)。
大豆从料斗(1)加入,由螺杆式磨片(9)螺旋向前推送,在推送过程中大豆在螺杆式磨片(9)和定磨片(10)之间研磨。研磨后的豆浆被推送到内有螺杆外有圆形滤网(24)的第一过滤结构(3)进行滤浆,滤浆后的豆渣由机器内部直接进入第二研磨结构(4)。
第一滤浆结构(3)的尾部中轴上有出水口(12),水葱中轴的进水口(6)加入,从出水口(12)流出与豆渣混合后,由螺杆送入第二研磨结构(4),第二研磨结构(4)的内外构建,即定磨片(13)和螺杆式磨片(14)的整个接触面都有研磨能力,大大提高了研磨效果。研磨后的豆浆在第二研磨结构(4)出口,再次由中轴上的出水口(15)加水稀释,进入第二滤浆结构(5)进行滤浆,滤浆后的豆渣由出渣口(17)被顶出,豆浆流入滤网下面的集浆槽(18)中,因第二次的豆浆浓度偏低,豆浆由集浆槽(18)底部的滤网过滤后通过管道流入豆浆泵(7),被豆浆泵(7)经过低浓度豆浆回流管道(21)送入第一研磨结构(2),由第一研磨结构(2)底部的管道进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德军,未经陈德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19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减耗生产MTBE共沸精馏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层气液化用精馏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