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剖腹产防宫腔粘连专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1215.2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7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张帆;林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静 |
主分类号: | A61L31/04 | 分类号: | A61L31/04;A61L31/00;A61L3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剖腹产 防宫腔 粘连 专用 透明 质酸钠 凝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剖腹产防宫腔粘连专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方法,属于凝胶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宫腔粘连系指子宫腔、子宫峡部及子宫颈管因宫腔手术操作或放射、感染等原有造成的腔壁相互粘连,临床可表现为腹痛、月经减少或闭经、不孕以及习惯性流产等,任何引起子宫内膜破坏的因素均可导致宫腔粘连,宫腔镜电切除术不同程度地破坏子宫内膜,术后易发生宫腔粘连。剖宫产后引起组织粘连,主要包括肠管浆膜损伤相互粘连以及子宫切口部位与腹壁粘连,形成粘连后,不但影响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延长排气时间,而且由于粘连的牵拉、收缩和压迫,引起消化功能障碍,出现腹胀腹痛,同时也给再次开腹手术带来一定的困难,严重影响了产妇的生活质量。
腹腔粘连发生决定于纤维蛋白的形成,正常生理状态下的腹膜纤维蛋白溶解与沉积之间有着动态平衡,剖宫产后早期,胃肠运动减慢,局部组织受损、缺血,腹膜发生防御性炎症反应。宫腔粘连行分离手术后,宫腔内膜修复需要一定时间,在此期间再次粘连仍可能发生,宫腔粘连的治疗原则是去除粘连、恢复解剖结构的同时防止粘连的再次形成。
由于宫腔粘连对女性危害较大,已经有很多材料应用于预防宫腔粘连,透明质酸就是其中一种,透明质酸是人体内一种固有的成分,是一种葡聚糖醛酸,没有种属特异性,广泛存在于胎盘、羊水、晶状体、关节软骨、皮肤真皮层组织中,具有预防盆、腹腔粘连的作用,但透明质酸在宫腔停留时间短,易被透明质酸酶以及自由基降解,难以达到预防宫腔粘连的作用。
透明质酸钠是由N-乙酰葡萄糖醛酸反复交替而形成的一种高分子多醣体生物材料,具有高度的黏弹性、可塑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预防粘连和修复软组织方面有明显作用。本发明则从这一方面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在预防宫腔粘连的过程中,使用的透明质酸虽具有预防盆、腹腔粘连作用,但是在宫腔中停留的时间短,容易被体内透明质酸酶以及自由基降解,难以达到预防宫腔粘连作用的现状,提供了一种以眼球玻璃体为原料,除蛋白纯化后透析浓缩干燥制得透明质酸钠粉,再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作为自由基清除剂,肝素钠作抗酶解添加剂,三者复配,从而得到剖腹产防宫腔粘连专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方法独特,利用提取透明质酸制得透明质酸钠凝胶,并加入抗酶解剂以及自由基清除剂,使得制得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生物稳定性良好,不易被透明质酸酶和自由基降解,具有显著的预防宫腔粘连的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称取1~2kg牛眼球玻璃体放入10L搪瓷罐中,按固液比为1:2再向罐中加入浓度为0.5mol/L烧碱溶液,于60~70℃水浴条件下搅拌浸提20~30min后,再加入1~2L质量浓度为10%三氯乙酸,用浓度为30%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至7.0~7.5,保温反应1~2h去除杂蛋白,得混合液;
(2)将上述混合液装入透析袋,放置在流动去离子水中透析过夜,打开透析袋取出袋内透析物过滤,去除滤渣得滤液,再将得到滤液加热至80~90℃灭菌处理10~15min,以10mL/min速率向滤液中滴加无水乙醇,直至再无沉淀产生,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物后,经喷雾干燥,研磨后得透明质酸钠粉末,备用;
(3)称取300~400g新鲜茶叶,先放入刚玉研钵中研磨成糊状物,之后将糊状物移入陶瓷酶解罐中,按料液比为1:30向罐内加入质量浓度为80%乙醇,再加入酶解底物总质量2.0~3.0%复合植物水解酶,用浓度为0.3mol/L磷酸溶液调节pH至4.0~5.0,于35~45℃下保温酶解3~5h;
(4)待酶解完成后,过滤去除滤渣得酶解液,将得到的酶解液放入卧式离心机,在4000~5000r/min转速下离心10~15min分离得到上清液,再将上清液放入旋转蒸发器,于80~85℃下旋蒸浓缩去除多余乙醇,得到自制自由基清除剂,备用;
(5)称取10~20g肝素钠和5~10g色甘酸钠溶于200~300mL去离子水中,移入超声分散仪,在100~200W功率下超声分散20~30min,直至两者完全溶解,得抗酶解添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静,未经张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12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盒装置
- 下一篇:凝胶态外创伤伤口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