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抗体的二联胶体金试纸条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47064.3 申请日: 2016-03-15
公开(公告)号: CN105785031A 公开(公告)日: 2016-07-20
发明(设计)人: 刘群;南汇珠;刘晶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3/68 分类号: G01N33/68;G01N33/569;G01N33/558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白艳
地址: 100094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检测 弓形虫 孢子 抗体 二联 胶体 试纸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血清学检测领域,涉及一种检测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抗体的二联胶体金试 纸条。

背景技术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专性胞内寄生原虫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简称弓形虫)引起的,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人畜共患疾病。弓形虫可以感染多 种动物和人,其感染的发生、症状以及致病性与弓形虫基因型、感染量、宿主的遗传背景及 免疫状态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动物感染时的症状较轻,若机体免疫力低下,症状明显且 可出现死亡。弓形虫病的另一危害是引起妊娠动物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

新孢子虫病(Neosporosis)是由犬新孢子虫(Neosporacaninum)引起的一种多种 动物共患的寄生虫病,能够引起多种动物的临床症状,主要引起牛的繁殖障碍及犬的肌肉 神经系统障碍。新孢子虫病是牛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目前,诊断弓形虫病和新孢子虫病的方法主要包括病原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和 免疫病理学等。病原学诊断常采用涂片检查、动物接种、粪便卵囊检查等,从病料或接种动 物中直接检查到虫体为确诊标准。分子生物学方法中的PCR技术现已成为实验室诊断的重 要手段。免疫学诊断方法主要有补体结合试验(CFT)、凝集试验(AT)、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IFAT)、间接血凝试验(IHA)、免疫胶体金技术(IC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胶体 金免疫层析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学快速诊断技术,具有敏感、特异、便捷以及适于现场 应用等特点,在疾病防控、残留检测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Huang等用弓形虫SAG2 的重组蛋白制备了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TgGICA),以LAT和ELISA方法分别作为参照,结 果显示TgGIC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97.2%和94.5%、95.8%,与参照方法的符合率 为95.5%和96.1%,以上数据说明胶体金层析技术用于弓形虫及相关病原检测的可行性。

弓形虫和新孢子虫二者亲缘关系很近,二者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中间宿主 范围以及功能蛋白等多方面均很相似,尤其是它们之间存在诸多交叉抗原,给快速准确地 鉴别诊断带来了不便。因此,发明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二联胶体金试纸条对这两种病原 的感染进行诊断和鉴别,对于这两种寄生虫病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也没有一种检测方法能够同时对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诊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弓形虫和/或新孢子虫的二联胶体金试纸条。

本发明提供的二联胶体金试纸条,包括底板和放置在其上的样品垫、包被有金标 蛋白的金标垫、含有检测线T1、检测线T2和质控线C的检测垫和吸水垫;

所述检测线T1由NcSRS2蛋白溶液形成;

所述检测线T2由TgGRA1蛋白溶液形成;

所述TgGRA1蛋白为如下a或b或c:

a)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质;

b)在序列2所示的蛋白质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

c)将a)或b)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 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由序列2衍生的蛋白质;

所述NcSRS2蛋白为如下d或e或f:

d)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的蛋白质;

e)在序列4所示的蛋白质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

f)将d)或e)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 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由序列4衍生的蛋白质。

上述胶体金试纸条中,所述检测垫可由硝酸纤维素膜制成。

上述试纸条中,所述TgGRA1蛋白溶液中TgGRA1蛋白的浓度为2mg/ml;

所述NcSRS2蛋白溶液中NcSRS2蛋白的浓度为1mg/ml。

上述试纸条中,所述金标蛋白为胶体金标记的SPA蛋白。

上述试纸条中,所述质控线C由IgG蛋白或IgG蛋白溶液形成;

所述IgG蛋白具体为猪IgG蛋白;

所述猪IgG蛋白溶液的浓度尤其具体为1mg/m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70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