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组的PET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0069.3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1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金闯;葛东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6;C09J133/00;C09J11/06;C09D16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239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新能源 汽车 锂电池 pet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ET薄膜。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组的PET薄膜。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节能减排越来越受到全世界各国的重视,对于汽车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由此,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关键部件,锂电池组正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而被广泛应用,其供电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决定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
新能源汽车在行驶时具有高速移动、剧烈震动、高温工作和快速充放电的特点,致使动力电池在使用时存在撞击、刺伤、短连接、跌落、浸水、火烧等潜在危险,动力电池百万分之一的非安全率都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所以,相对于传统燃料汽车,电池组的易燃易爆性使电动汽车较为脆弱。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多是使用碳纤维等高强度复合材料对电池组加以包裹保护,但这种做法成本太高。因此,亟需一种可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组安全绝缘隔离的适用性广的保护膜。
发明内容
作为各种广泛且细致的研究和实验的结果,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发现,通过将丙烯酸压敏胶溶于由乙酸乙酯和丁酮以一定配比组成的溶剂中,再添加合适的固化剂得到的胶粘剂自身具有较高的内聚力,且对PET有较高的附着力,将由此胶粘剂复合得到的双层PET用于锂电池组的绝缘隔离,可极大提高锂电池组的安全性能。基于这种发现,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组的PET薄膜,其耐穿刺、绝缘性好、耐高温、与锂电池的铝壳粘附性好,且剥离无残胶,
有效实现了在新能源汽车行驶时对锂电池组的保护。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组的PET薄膜,其粘附于锂电池铝壳外侧,所述PET薄膜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第一胶粘层、第一PET层、第二胶粘层、第二PET层和离型涂层,双层PET层的设置可有效保证锂电池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所述胶粘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方:
其中,溶剂包括30~60wt%的乙酸乙酯和40~70wt%的丁酮;
所述色膏包括80~85wt%的蓝色色膏、10~20wt%的白色色膏和1~5wt%的黄色色膏。
在上述胶粘层原料配方中,溶剂对胶粘层中丙烯酸压敏胶交联固化反应的程度、交联密度、胶粘层的粘结性和柔软性等均有较大的影响,本发明采用合适比例的乙酸乙酯和丁酮作为溶剂,可有效提高胶粘层的内聚力,且与PET的附着力也有所提高。
在上述胶粘层原料配方中,异氰酸酯和锂盐均为固化剂,异氰酸酯可通过与反应体系中的其他组分进行固化反应形成立体交联网络,提高胶粘层的交联密度,以获得更好的粘接和机械性能,在此基础上,锂盐的加入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胶粘层在高温下出现的丝状裂纹,从而显著提高粘结层的抗压强度、耐磨性及耐高温性能。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离型涂层为非硅离型涂层,在PET的外面均匀涂布一层离型涂层,可提高PET薄膜表面的平整光洁性,但含硅离型层易产生硅转移问题,影响胶粘层的粘着性,这会给新能源汽车中锂电池组的应用带来潜在的隐患。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非硅离型涂层具有质量比为3~6的氨基甲酸酯和聚酯丙烯酸酯,PET膜表面结晶高度取向,会影响涂层分子不易渗透进入PET膜内,会影响基膜与涂层的界面结合问题,PET膜大分子结构中含有酯键、羟基和羧基,氨基甲酸酯中也有酯键,利于涂层与PET的粘结性,通过在氨基甲酸酯涂层中添加一定量的聚酯丙烯酸酯可有效提高PET涂层的粘结牢固性,这可能是聚酯丙烯酸酯含有和PET相同的酯基、羟基和羧基,相似的结构可提高涂层与PET之间的化学键更易键合。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色膏的粘度为1500~5000CPS,PET膜内添加适当比例的色膏可提高锂电池组的外观,其中添加色膏的粘度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若色膏粘度过高,会影响其在反应体系中的分散性,若色膏粘度过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的流动性,混合时不易控制。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色膏中固体颗粒的粒径不大于10μm,以保证整个胶粘层的流动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同时也避免色差的产生。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胶粘层涂布于PET层单面或双面后在60~120℃下烘干至所述胶粘层中的溶剂残留量不超过0.5份,提高了薄膜的环保性,此外若胶粘层中的溶剂残留量过高,在PET薄膜的后期放置或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内聚力差及脱胶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00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发光防风防静电防火防辐射保暖面料
- 下一篇:冲孔镀镍塑钢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