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蛋白饲料生产发酵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5120.1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6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习忠勇;肖勇;周立文;喻明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全椒未来饲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38 | 分类号: | A23K10/38;A23K1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蛋白饲料 生产 发酵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蛋白饲料生产发酵工艺添加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蛋白饲料生产发酵工艺。
背景技术
酿酒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精饮料的过程。酿酒原料与酿酒容器,是谷物酿酒的两个先决条件。据考古出土距今五千多年的酿酒器具表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夏禹时代存在酿酒这一行业,而酿酒之起源还在此之前。远古时人们可能先接触到某些天然发酵的酒,然后加以仿制。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龙山文化时期酿酒是较为发达的行业。酿酒原料不同,所用微生物及酿造过程也不一样。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
众所周知,酿酒的原料是粮食等植物,而酿酒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酒糟,如果对酒糟的处理方式不当,不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也大大的浪费了粮食资源。如果以酒糟为原料,利用特选微生物菌种,对酒糟进行发酵处理,则会变废为宝,将酒糟变为营养丰富,蛋白含量高的饲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植物蛋白饲料生产发酵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植物蛋白饲料生产发酵工艺,该植物蛋白饲料生产发酵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S1:原料处理:将各种糟渣经过筛选、粉碎、蒸煮熟化后备用,并加入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须的无机盐和各种微量元素;
S2:第一次接种:将上述处理好的糟渣原料接种黑曲霉或白地霉;
S3:通风固态发酵:将上述接种好的糟渣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并在螺旋桨叶的作用下,不断的进行搅拌,其中,发酵罐内的含水量控制在30%-40%,温度控制在30℃-40℃,PH值控制在4.5-5.5;
S4:第二次接种:将上述通风固态发酵的原料经过冷却后,通过差压接种酵母菌和乳酸菌;
S5:厌氧发酵:将经过第二次接种的物料放入发酵罐内进行充分发酵,并在螺旋桨叶的作用下,不断的进行搅拌,其中酵母菌发酵阶段含水量控制在30%-40%,温度控制在20℃-30℃,PH值控制在4.5-5,乳酸菌发酵阶段含水量控制在65%-75%,温度控制在30℃-40℃,PH值控制在5.5-6;
S6:产物处理:将上述厌氧发酵后的产物通过电机输送至发酵罐外,并采用风干或低温烘干的方式对产物进行干燥,其中烘干温度控制在55℃以下;
S7:加工装袋:将烘干后的产物按规格进行装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物蛋白饲料生产发酵工艺,该工艺通过采用植物发酵后所产生的糟渣进行进一步的发酵,首先将最初始的原料在适宜条件下接种黑曲霉、白地霉等菌种,利用它们产生的纤维素酶,经过酶解作用,将各种粗纤维分解为简单的糖类,为下一步的发酵提供前提条件。其次,将初始发酵后的物料转移到下一发酵罐内,接种酵母菌和少量的乳酸菌进行发酵,酵母菌作为氮素转化菌,经厌氧发酵作用,可以提高物料中各类蛋白质的含量,同时通过乳酸菌的乳酸发酵作用,可以有效的抑制杂菌的生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饲料产物的适口性,采用该工艺生产出的饲料,不但满足各种成分的营养所需,而且大大的节约了粮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植物蛋白饲料生产发酵工艺,该植物蛋白饲料生产发酵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S1:原料处理:将各种糟渣经过筛选、粉碎、蒸煮熟化后备用,并加入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须的无机盐和各种微量元素;
S2:第一次接种:将上述处理好的糟渣原料接种黑曲霉或白地霉;
S3:通风固态发酵:将上述接种好的糟渣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并在螺旋桨叶的作用下,不断的进行搅拌,其中,发酵罐内的含水量控制在30%,温度控制在30℃,PH值控制在4.5;
S4:第二次接种:将上述通风固态发酵的原料经过冷却后,通过差压接种酵母菌和乳酸菌;
S5:厌氧发酵:将经过第二次接种的物料放入发酵罐内进行充分发酵,并在螺旋桨叶的作用下,不断的进行搅拌,其中酵母菌发酵阶段含水量控制在30%,温度控制在20℃,PH值控制在4.5,乳酸菌发酵阶段含水量控制在65%,温度控制在30℃,PH值控制在5.5;
S6:产物处理:将上述厌氧发酵后的产物通过电机输送至发酵罐外,并采用风干或低温烘干的方式对产物进行干燥,其中烘干温度控制在55℃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全椒未来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全椒未来饲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51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