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油新绿藻的遗传转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5114.6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4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雁群;张茜;朱宏波;谭瑜;C·Q·兰;卢虹玉;吉宏武;洪鹏志;胡雪琼;苏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79 | 分类号: | C12N15/79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张月光;林伟斌 |
地址: | 52408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油新 绿藻 遗传 转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油新绿藻的遗传转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携带双元表达载体农杆菌准备;S2.富油新绿藻细胞的准备;S3.共培养:将S1保存的农杆菌转移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到对数生长期,将得到的农杆菌细胞与S2得到的藻细胞混合培养;S4.转化子筛选:收集S3共培养后的细胞,再用液体培养基将藻细胞制成细胞悬液,涂布于含潮霉素的筛选平板上,连续光照培养直到长出藻落,计数平板上长出的藻落数,挑取长出的藻落转移保存、检测。本发明对一种新的宿主富油新绿藻实现了转基因操作,对各步骤参数进行了优化限定,为富油新绿藻的基因工程操作开辟了道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藻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富油新绿藻的遗传转化方法。
背景技术
富油新绿藻(
有关微藻油脂积累的机理是研究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目前比较明确的是营养胁迫机制。一般,营养源缺乏又会导致微藻细胞生长不良,最终影响总的油脂产量不高。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关注是否有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来促进微藻的油脂合成,比如干预微藻细胞的代谢调节机制,促进细胞内油脂合成,还有人在寻找油脂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调节子,这些努力都涉及到微藻的基因工程问题。
富油新绿藻在被发现以后一直几乎没人关注,直到2008年李雁群等报道其产油机理后才开始得到逐渐广泛的关注。但是人们主要还是在形态学、培养技术、细胞采收、油脂提取等方面开展研究,还没有基因工程方面的报道。
微藻是门类繁多,差异巨大,生物学性质十分复杂的生物类群,是具有微小结构(单细胞结构)和光合作用能力的生物。目前,绿藻门微藻基因工程研究较多的是莱茵衣藻、小球藻和杜氏盐藻等,但是富油新绿藻却没有任何基因工程的报道。
在基因工程中,外源基因的遗传转化是一个关键步骤。目前,对于微藻常用的基因转入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介导法、电击法、基因枪法、珠磨法、PEG介导法等技术。电击法、基因枪法、珠磨法是通过机械作用使质粒穿过藻细胞壁和细胞膜而进入细胞,这种方法目标DNA得到有效重组的概率较低,基因工程的整体成功率不高。PEG介导法在像富油新绿藻这类有细胞壁的绿藻中应用时,需要先将细胞制成原生质体,这种技术不仅和机械法一样有重组率低的问题,还有原生质体再生困难的问题。农杆菌介导法,是利用农杆菌的Ti质粒可以将一段DNA序列(T-DNA)重组到宿主细胞核DNA中的性质,通过将要表达的外源DNA序列重组到T-DNA序列中,然后将带有需要转化的外源DNA序列的质粒的农杆菌与微藻共培养从而使目标DNA序列转化到宿主细胞中。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外源DNA重组的可靠性强。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在高等植物研究中被广泛采用。2004年Kumar首次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莱茵衣藻(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5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